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

ID:45803785

大小:1.05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7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 语文试题 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三第三次定时检测语文试题word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道行/树行子爪牙/张牙舞爪停泊/梁山泊B.踯躅/踟蹰和面/和而歌曲高和寡/洋河大曲C.潜水/潜移默化场院/公共场所敷衍塞责/塞上风光D.角色/角逐下载/三年五载同舟共济/假公济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沧桑报不平坐享其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聒噪吓马威暴殄天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暇想打渔船滔光养晦万事俱备只欠东风D.装潢座谈会唉声叹气前事不忘后世之师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

2、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近日,影视界一哥孙红雷又“与众不同”了一把。他带着女友在北京的西部商场旁若无人地随意出入,和其他的明星一出门就处心积虑地把自己成普通人的做法完全不同,他的衣着非常随便。当被问及这样做的原因时,他笑称:“记者的技术太高明,在他们眼里我就是他们的敌人,无论怎样伪装都逃不出他们的法眼,还不如顺其自然。”他坦言,因平日工作太忙,已经欠女友很多,不想在休息时再让他受。A.化装侦察委屈B.化装侦查委曲C.化妆侦察委曲D.化妆侦查委屈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领导干部严格自律,为政清廉,才

3、能上行下效,使整个社会风气得到好转。B.这篇洋洋洒洒的大文,毫无见地,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己。C.外援和主教练在转化费和出场费等问题上意见不合,终于琴瑟失调,不得不分手。D.警察化装为“赌友”,向赌徒发出召唤,开门揖盗,一举擒获了十多名赌徒,成功破获了这起地下赌博案。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B.五一路乒乓球馆是经体育局和局政局批准的专门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C.近期,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出台了

4、多个物价调控新政,一系列“组合拳”力度加大,并且手段多样,一场争定价的调控战役就此开始。D.由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卫星的相继成功发射,使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进入了实质阶段,这表明我国开始成为具备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中庸”辨义“中庸”是儒家伦理学说的一个核心思想,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被误解、误用,颇有辨析的必要。在有的人看来,所谓“中庸”,就是做人要圆融,善于“和稀泥”、当“老好人”:做事要平庸,不出头、不冒尖、守“本分”,满足于随大溜、跟着走。但这种观点不仅违背了儒

5、家关于“中庸”的原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儒家伦理学说的整体认识和评价。事实上,这种是非不明、善恶不分、庸碌元为的“老好人”、“本分人”并非儒家所尊崇的“中庸”之人,而是其所贬斥的“乡愿”,这种人格与品行也是儒家所极力反对的。对“中庸”的误解,除了少数人是刻意而为、混淆视听之外,大多数人是出于对“中”、“庸”二字的望文生义:将“中”理解为“走中间路线”,将“庸”理解为“平庸”。这种理解并不符合儒家尤其是先秦儒家的本意。我们来看看相关文献中的解释。在《中庸》一书中,“中”与“和”是放在一起表述的,二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6、正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以看出,“中”在这里是一个时间概念而非距离概念,是所谓“时中”,即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表达合适的情感,而不是折中调和或不分场合地率性而为。关于“庸”,汉代学者郑玄的注释是:“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也就是说,儒家所谓“庸”,就是人伦日用;所谓“中庸”,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和”的理念,追求言行在时机、氛围等方面的恰如其分,不失礼、不失态、不偏激。“中庸”或“中和”的理念还可以超越人伦的领域,运用到人与自然关系上;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万物生长与四时变化

7、规律的领悟和顺应,“赞天地之化育”,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庸》中所说的“政中舜口,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认为。在人伦日用中做到“中庸”,即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是一个极高的境界,需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运行规律、运行法则有深刻的体验和把握。这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因而孔子才感慨:“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孔子看来,要想达到“中庸”的境界必须做到四点,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要破除种种思维定势和主观成见,通权这变、相时而动。为此,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关于什么是“仁

8、”、“义”、“礼”、“孝”等基本伦理问题时,总是避免给出概念化、程式化的答案,而是根据不同弟子的气质禀赋和不同的言语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说明和阐释。从教育学的角度说,这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从伦理学的视野观照,这就是他引导弟子追求“中庸”境界的具体实践。黑格尔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