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78819
大小:54.8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7
《合作探究提高实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合作探究提高实效——崇儒中心小学曾景健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提供让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充分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适时适度的对学生加以引导,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己有知识水平,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新知,而不能窄化探究的功能,过度干预学生的探索过程,从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实效。一、有效引入,指导合作合理的质疑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很快的进入到探索研究的状态屮来。譬如,有位教师在上《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课时,教师出示了一系列数,师生进行比赛,看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比赛后,学生口然的就会质疑,为什么老师猜得那么快呢?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这时教师顺势引导,使学工的进入到积极的合作探究中去,经过努力较顺利的总结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因为进入引入快,且又让学生充满期待,从而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二、紧扣知识点,进行有效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探究,又能取得好的效果呢?我认为教师必须紧扣知识点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提高探究的实效,就以《三 角形的认识》这节课讲吧,本课的知识点有俩:一是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是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为此一切的合作探究活动都应围绕这个屮心展开,如此方能确保合作探一开始有不少同学说图1的周长大于图2的周长,这时教师就要抓住周长的概念,结合正方形的特征入手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经过教师一点拨,学生很快就得出了正确结论:两个图形的周长是一样的,学生会弄错,主要是对面积的认知影响了对周长的判断。三、举一反三,提高效率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如能做到举一反三,便是学习达到了欲期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呢?就以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为例,我认为指导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分析探究是关键,数量关系往往就是应用题与列式解答间的一座桥,当学生通过多次分析探究离练掌握了基本关系式:单位"1"的量X儿分之儿=儿分之几(相对应)的量时,基本上就能从容解答各类分数运用题了,因为不管条件,问题如何变化,它们的基本关系总是不变的,这就取得了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了教学实效。当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一题多解,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方法。 四、加强思维力度,强化探究的有效性加强思维力度,就是指有时让学生探究的问题要有一定难度和深度,同时又是学生在努力之后才能成功解决的数学问题。因为太简单的问题是不可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如在授完第七册的《四则混合运算》这单元的知识后,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填上正确的运算符号12345=1012345=1012345=1012345=10这样的问题,就加强了学生的思维力度,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的熟练了运算符号的运用及四则运算的顺序。总之,在引导学生探究新知中,教师应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究机会,使学生自觉参与,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促进学生主体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