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65764
大小:74.12 KB
页数:56页
时间:2019-11-17
《专业成长档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业成长吴春花长沙市开福区三角塘小学基本信息1个人资料5个人专业发展规划6教学日记8一个竞选者的故事8“妈妈,我是吴老师抱回来的”8他长大了9赞赏的魅力9评价角度的改变10钟老师被我们感动了11涂色识字12让拼音教学生活化12互动游戏一一促进学生交往的好办法12堵与疏13给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15涂出五彩的记忆15一项特殊的作业16让我帮你飞起来16创设语境,孩子乐说17关于“热”的记忆17让孩子们愉快的说18编灯谜18我也能编谜语19拓展教材,丰富感受19识字新途径21识字方法举例22谈谈听读识字22让诗歌开启孩子们智慧的大门23孩子,我投你一票24我
2、会写诗25“彩虹去洗澡了"26营救计划27老师,我已经会了28一堂口语交际课留下的思考29《翠鸟》教学片段29我们出书了29提倡课本剧和学生演剧30实验总结32二OO—年实验工作总结32二OO二年实验工作总结33二OO三年实验工作总结34教学设计37《雨后》教学设计37兴趣想象创造40语文活动《妈妈,我爱您》教学设计42教学论文45拼音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45浅谈语文新教材的儿童诗歌47教学案例50《海上的风》说课50生活,语文课程的一片沃土53基本信息个人资料姓名:吴春花性另I」:女年龄:28岁学历:本科职务职称:小学高级任教科目:三年级语文最感
3、兴趣的事:读书运动旅游最崇拜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最喜欢的教育格言:我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曾参加何种课题研究项目:《基于网络环境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培养教师信息意识、能力的途径、方法的研究》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一、个人情况:吴春花,1994年7月参加工作,小学一级教师。开福区三角塘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1999年12月湖南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普通话水平二级甲等,计算机水平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获一级合格证书。个性开朗,爱好运动、旅游,热爱孩子,热爱教育。最喜欢的教育格言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生活中什
4、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说:爱孩子。二、发展方向: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转化与自我实现,寻求一分自我实现的自信与肯定,争取成为一名学者型的教师。三、行动策略:1、加强职业道德学习严格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言行,热爱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做到为人师表,师德高尚,要以口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熏陶学生,使他们成为健全的人,高尚的人,快乐的人。2、提咼专业素质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能力的养成可以说是确保教师不断再学习的最基本条件。教师在个人反省或集体反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个人及他人的优缺点,从而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不断追求超越的动机。我在教育教
5、学中要经常进行反思,勤写教学札记,不断地对口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新课程给了教师很打的发展空间,我要努力把握好这样的机会,活学活用教材,尤其要关注身边的生活,把鲜活的生活资源导入我们的课程。多向专业人士学习请教,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引领,有了专业的学习和指导,往往能事半功倍,因此我要寻利用多种途径向专业人士学习,如讲座、座谈、阅读著作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与实践水平。3、加强专业合作教师要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必须突破i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
6、他人进行合作。因此,我要坚决走出在结构上趋于封闭的教室设计,与来自不同科目及学校的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专业合作,经常交流我们的教学体会。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视野更加宽广,进而扩充个人的专业实践理论的内涵。四、终生学习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不但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而且越来越找不到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应变通则。因此,教师担任教书育人的重任,更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加强技能学习,如计算机,短期内打算口学FLASH,学会制作实用、精美的课件,尤其要能实现课件的交互性。多阅读文学书籍,使自己的文学修养能不断提升。教学日记一个竞选者的故事今天
7、听了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主题是“竞选班干部”,一个学生表现挺活跃,上台发表了一次精彩演讲后,又要求第二次上台演讲,老师欣然同意。他第二次演讲后,老师问同学们,你们对他的演讲有什么问题吗?我知道老师希望学生向演讲者捉问,了解其具体构想或策略,不料,几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他讲得太简单了他声音太小了”……台上竞选的同学本来信心十足,这下却被说得一脸羞愧,满脸通红。我诧然,为什么学生一开口便是指责呢?姑且不论竞选者演讲如何,但他首先是一个勇敢者。竞选者本来抱着怎样的欣喜和信心走上讲台,而现在却如坐针毡,同学的挑刺给了他怎样的打击。这是哪儿岀了问题?就连刚入学的
8、一年级孩子似乎都精于此道。我思考着:这可能与我们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方法有关,长久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