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

ID:457536

大小:4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08-04

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完善浙江外向型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1外向型农业经济的理论基础为了更好地研究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研究其理论依据,主要有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要素禀赋理论。1.1比较优势理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817)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了比较优势论。他指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

2、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通过自由贸易,各国的生产资源得到了最充分、最有效的利用,促进了各自的经济发展;世界的产出也将达到最高水平。比较利益理论作为贸易与发展问题研究的核心理论,不仅在理论上论证了国际贸易的基础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且在实践上也较好地解释了广泛存在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的原因。但该理论也有局限性:它解释的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对所有产品成本都不具有比较优势能否开展贸易以及是否有利没有做出回答。1.2规模经济理论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

3、)(1890)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指出:“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但最后一项与其他两项相比,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换言之,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根据该理论,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即内在规模经济和外在规模经济。他认为企业集群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而形成的。71.3要素禀赋理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F.Heckscher)和俄林(BertilG.Oh

4、lin)(1919)提出了“要素禀赋论”。根据该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各地区要素禀赋的不同是各地区(国家)开展国际贸易的前提,各地区要素禀赋不同决定了各地区要素价格不同,要素价格不同,决定了各地生产成本的不同,生产成本所决定的商品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因此结论为一国应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即一国的出口产品是其比较优势产品,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综上所述,要素禀赋理论的进步性有:从一国基本经济资源

5、优势揭示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即使两国不存在技术差异仍能够进行国际贸易,它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开端。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性是:资源禀赋并非国际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强调要素禀赋的静态结果,忽视了技术进步和一国的政策等对静态要素的影响许多实际情况,对需求因素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2外向型农业概念的研究2.1国外对于外向型农业概念的认识外向型经济的概念是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中提出的,较早提出“外向型经济”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Balassa)(1988)。美国学者阿尔

6、伯特·费萨罗认为外向型经济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出口与内需兼顾的发展战略。美国经济学家萨布雷特·嘎塔克(SubrateGhatek)(1986)在《农业与经济发展》一书中提出了内向型农业的定义,即农产品流向是内向的,农业生产的目的是获得本国所需要的主要农产品。在外向型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产业化成为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随之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就被提出来以区别于内向型农业产业化,于是就有了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的提法。瑞典经济学家克利斯特·冈纳森(2001)认为外向型经济就是出口导向型经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T·H·斯里尼瓦森(2004)则认为外向型经济

7、就是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并存的发展战略。从上述有关外向型农业概念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统称“外向型农业”为“市场农业”,即以国际、国内农业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体系。72.2国内关于外向型农业概念的认识我国首次提出外向型农业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普遍所认为的外向型农业主要是指农产品外销,是指通过输出农副产品、农业劳动力和农业资本,实现创汇,因此,也被称为“创汇农业”。然而,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外向型农业的概念理解已经不仅仅是创汇农业,而是包括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进口、农业利用外资、

8、农业对外交流合作、农业对外经贸等。彭瑞玲(1999)认为,外向型农业具有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引进国外先进农业技术为核心的高国际竞争力、高辐射力、高增值力的特点;王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