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5743119

大小:27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7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18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记载,夏商时已存在“就地封爵”的册封政策,到周初则实行“封邦建国”,并任命王族或功臣到被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诸侯国,以代天子进行统治。此变化反映了A. 君主专制统治的稳固性           B. 宗法原则已经得到贯彻C. 统治者对地方控制强化           D. 地方诸侯的独立性增强2.在周代,所有的封君,不仅权力来源于周王,而且他们必须经过大族长周天子的媒介,才能“上达天听”,获得天命的眷顾。这表明西周A.有效地规范了当政者的行为B.将

2、天命观融入了政统和宗统C.实现了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D.通过分封制稳定了统治秩序3.青铜器曾经被视为沟通人与神联系的重要中介物,但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多转向实用,礼器的比例减少。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生产力发展                  B.青铜技术水平提高       C.“礼崩乐坏”                D.神学思想影响减弱4.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指出:“西周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各级宗族成员,都要以各级‘宗子’为中心,表示“‘尊祖’和‘敬宗’”。西周这样做主要是A.强调家族等级              B.防止

3、贵族内部纷争       C.强化尊祖敬宗              D.维护天下共主局面5.《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墨子·亲士》中云:“人国而不存在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据材料可知春秋战国时期A.百家争鸣的局面加剧诸侯争霸                                B.墨家的主张未对政局产生影响C.儒家思想更符合当时时代需求                                D.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6.《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出土于河

4、南安阳,骨版巨大且完整,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可见是吉祥卜。内容涉及商王武丁进行祭祀的活动,商王室人员的伤、病、死以及当时的天象。据此可知A.商代君主权力实现高度集中                                    B.殷商时神权与王权密切相关C.甲骨文是五种主要字体之一                                    D.该文物是研究殷商唯一史料文献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

5、察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7.根据上表,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8.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竹简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其中,《秦律十八种》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律》《效》《军爵律》《传食律

6、》《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等。这反映了A.秦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以强化                 B.秦朝竭力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C.秦律主要针对国家经济管理而制定                    D.秦朝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9.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A.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                            B.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C

7、.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10.汉代,吏、民一旦被察举为孝廉,必须先拜郎中(侍卫皇帝的官员)作为官中“储官”,后经“三署”(五官署、左署、右署的合称)因材施教、甄别考核后,才依优劣除补县令长丞等职。这说明汉代察举制A.存在滥举中央官员的弊端                                        B.无法选拔优秀的社会人才C.配有官员培养的相关机制                                        D.实行严格的官员考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