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42273
大小:3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7
《高二语文灯下漫笔知识能力学习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灯下漫笔》知识能力学习要点 一、文学常识 漫笔,即随笔,是散文的一种。五四运动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其内容较为广泛。如科学随笔,可以介绍科学知识或日常知识,小到花鸟虫鱼,大到星际太空;如生活随笔,写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还可以抒发人生哲理,小论社会问题。总之包罗万象。 随笔,因其“随意”,可长可短,甚至几十字;可放可收,自由灵活。不拘形式,不拘体裁,只求言之有物,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漫笔,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笔墨趣味。
2、 二、写作背景 《灯下漫笔》写于1925年4月5日,分两次发表在《莽原》第二期和第五期上。与鲁迅先生在此之前发表的《春末闲谈》并称姊妹篇,是鲁迅“社会批评”“文明批评”杂文的精品。 1925年的旧中国是一个无比黑暗的社会,帝国主义大肆入侵和掠夺,北洋军阀垂死挣扎,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王朝,但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光明和富强,中国的封建势力依然极端顽固,只是造就了一批新的“封建统治者”。这使对革命抱有很大希望、并满腔热情地投入其中的鲁迅先生非常失望和痛苦,他曾愤言至极:“我觉得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奴隶;革命
3、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局,变成它们的奴隶了”(《华盖集忽然想到(三)》)。另外,与这种政治氛围相应对,文化界掀起一股“复古主义”逆流,一些封建买办文人以保存中国固有的“精神文明”为借口,大肆宣扬“尊孔读经”“昌明国粹”。一些曾被五四新文化运动扫荡过的封建文化沉渣泛起。而且它们在帝国主义支持下,把目光盯在青年人身上。《京报》的所谓“青年必读书”,就是诱使青年踱进研究室研究“国故”,妄图消磨青年的斗志,使他们离开激烈的现实斗争。这些现象深深地刺痛了鲁迅,强烈的责任感促使鲁迅先生要揭露统治者的阴险用心,引导青年们对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并
4、针锋相对地提出“青年人不要读中国书”的观点。同时,痛苦之余的反思也使他意识到,清除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才是要务,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人们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写下了《灯下漫笔》这篇文章,“对于根深蒂固的所谓旧文明,施行袭击,令其动摇,冀于将来有万一之希望”。 三、文章分析 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5)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写起,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1、阅读第一部分,找出作者在记写钞票兑换现银事件中,描写人们及作者自己心理变化的句子
5、,分析与此相应的时局特点,说说怎样由此联想到“另一思想”? 心理变化的语句 ①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 ②停止兑换中交票,“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 ③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 ④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 时局特点: 第①句话是相对稳定的时局,国家银行的信用日见其好。 第②③④句话是动荡不安的时局,是蔡锷将军在云南起兵讨袁。 现
6、实生活中因时局动荡不安而造成的作者的心理变化,是那个时代大众心理变化的一个缩影。并借助“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绝不答应的。”进一步突出,在动荡时局下人们退而求其次的惯性心理,这一普遍存在的大众心理。鲁迅先生由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深刻而沉重地意识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指出这一惯性心理就是奴性心理。联系下文“虽不算人”但苟安于“等于牛马”,表现了中国百姓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形成的不怒不争、逆来顺受、安于现状被奴役的愚昧的奴性心理。 2、分析“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绝不答应的。”这句话在文章中
7、的作用。 从情与理的角度,联系上下文可知,银行停止兑换,钞票贬值,以至我“几乎要绝食”“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终于能够折换到现银了。可见,降而求其次已属不易,反而得到了一种被扭曲的满足感。 这句话在文章由情入理的过程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怎样理解“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一句中“万分喜欢”的含义。 “幸而终于”兑换到打折的现银,就已经“非常高兴”并“万分喜欢”,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奴性心理,是久已形成的奴性心理的反映,是人性的扭曲。 4、阅读第5段,回答问题:这段话揭示了中国人当时怎样的心态?造
8、成这种心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这段为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是从上文的“银元”得失的日常生活心理出发,去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