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714823
大小:8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6
《山西省长治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研究表明,“暗物质”和“暗能量”约占宇宙物质总质量的96%。科学家预计,如果我们对暗物质和暗能量有了突破性的认识,人类的宇宙观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人们对时间、空间和物质等的看法也将和过去有所不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哲学可以锻炼人们的思维能力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C.思
2、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2.下列能体现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是①纸上谈兵 ②士别三日 ③庄周梦蝶④刻舟求剑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与“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④“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A.①②
3、B.②③C.①④D.③④4.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A.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正确反映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C.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D.是把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5.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B.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
4、统一C.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D.主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6.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有侵华日军各级指挥机构当时的命令和东京审判、日本官兵的记录为证,有中国幸存者的血泪控诉为证,有《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等国际人士提供的证言和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937年拍摄的电影胶片为证。由此可说明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②现实中必须要面对而且无法回避哲学的基本问题③认识的真理性需要通过物质记录来检验④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在“973i-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绘制了为解
5、答前额叶皮层如何参与“思考和思想形成”这一关键问题的人脑前额叶发育的单细胞图谱,并揭示神经干细胞的重要作用。从哲学上看,该研究成果进一步佐证了①人的思想产生于人的干细胞②人脑是人思考问题的物质器官③人的思想是人脑的特有机能④人的思想随脑科学发展而发展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8.为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人生规划,某校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其课程的教育基本理念如下图这一理念启示我们①制定生涯规划要处理好认识世界与决策行动的关系②生涯规划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合理的短期目标③制定生涯规划应当充分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④生涯规划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A.①②
6、B.①④C.①③D.②④9.—直以来,我们常和朋友开玩笑说,你牛你刷脸啊!今天,支付宝“刷脸支付”让这个调侃变成了现实。这主要表明实践A.具有客观物质性B.具有直接现实性C.具有社会历史性D.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0.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委员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A.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11.如图:漫画揭示的哲理是A.人们对过失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
7、的实践水平的限制B.过失是人的主观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可大可小C.过失是客观的、复杂的,其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D.受主观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过失的看法会因人而异12.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①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
8、3.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