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ID:45709525

大小:22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6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成都石室中学2017-2018年学年度下期高2020届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试卷说明: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i-28S-32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2分)1.下列有关晶体常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晶属于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玻璃无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B.当单一波长的X-射线通过晶体时可以看到明显的分立的斑点或者谱线C.晶体都具有自范性。自范性是晶

2、体的本质属性D.晶体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都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B.的分子式为:C8H8C.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D.硝基苯的结构简式:3.下列有关有机物的构型判断错误的是()A.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烷烃的碳原子呈直线形B.乙烯是平面结构,1-丙烯三个碳原子共面C.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sp2杂化,得到平面正六边形结构D.COCl2为平面结构分子4.下面有关物质熔点的排序不正确的是()A.CF4异戊烷>新戊烷C.金刚石

3、>纯铁>生铁>干冰D.金刚石>二氧化硅>碳化硅>晶体硅5.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来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的操作方法是()A.向混合气体中通入一定量的氢气B.将混合气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C.将混合气通过盛蒸馏水的洗气瓶D.将混合气通过盛足量溴水的洗气瓶6.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molH2O2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0.3NAB.31g白磷中含有的P-P键数目为NAC.标况下22.4L戊烷含有分子数目大于NAD.7.2gCa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NA7.下

4、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格能由大到小:MgO>CaO>NaF>NaClB.某金属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的数值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生成的阳离子是X2+C.熔融状态的HgCl2不能导电,HgCl2的稀溶液有弱的导电能力且可作手术刀的消毒液,从不同角度分类HgCl2是一种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盐、离子晶体D.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往往是高度对称的分子,比如CO2、BF3、CH4这样的分子8.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

5、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6N3O3B.三聚氰酸可与水形成氢键C.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化合反应9.下列各图曲线分别表示物质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γ为元素的有关性质),下列选项中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图①可以表示F-、Na+、Mg2+、Al3+四种离子的离子半径大小关系B.图②可以表示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C.图③可以表示ⅤA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低关系D.图④可以表示第三周期中的非金属元

6、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10.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奇数,且X、Y、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恰好等于Z元素的核电荷数,X与W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常见金属元素Z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28,中子数比质子数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Y和W的含氧酸均为强酸B.由化合物YX5是一种离子化合物,该物质与水反应生成气体X2,同时得到一种弱碱溶液C.Y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D.因为Z的氧化物熔点很高,不适宜于电解,故工业上常用电解Z与W的化合物的方法制取单质Z11.将一定量的氯气

7、通入30mL浓度为10mol/L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加热少许时间后均完全反应溶液中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体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Cl2在反应中仅作氧化剂B.ClO3—中心原子采用sp2杂化C.n(NaCl)∶n(NaClO)∶n(NaClO3)可能为11∶2∶1D.与NaOH反应的氯气一定为0.15mol12.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D同主族;X、Y、N分别是由以上四种元素中两种组成的化合物,Z是由以上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若X与Y的摩尔质量相同,Y为淡黄色固体,N常温下是液

8、体,上述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省略),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M>N,沸点M>NB.原子半径:D>B>C>AC.Z为NaOHD.M是一种非极性分子13.在光照的条件下,将1mol甲烷与一定量的氯气充分混合,经过一段时间,甲烷和氯气均无剩余,生成一氯甲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