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

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

ID:45674585

大小:125.8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6

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_第1页
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_第2页
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_第3页
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_第4页
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I卷)2019年高考语文等值试题预测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按要求填(涂)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

2、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

3、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这如同魏晋时期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成为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作为正统,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一样。曹、王、骈体、人物画与杜诗、颜字、古文、山水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文艺领域内的两种显然有异的审美风尚、艺术趣味和正统规范。这些实际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从而,不再是可能而不可习、可至而不可学的天才美,而成为人人可学而至、可习而能的人工美了。但又保留了前者那种磅礴的气概和情势,只是加上了一种形式上的严密约束和严

4、格规范。……但是要注意的是,这种规范斟酌并不是齐梁时代那种四声八韵外形式的追求,纯形式的苛求是六朝门阀士族的文艺末流。这里则是与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规范。这种形式的规范要求恰好是思想、政治要求的艺术表现,它基本是在继六朝隋唐佛道相对优势之后,儒家又将重占上风再定一尊的预告。杜、颜、韩都是儒家思想的崇奉者或提倡者。杜甫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忠君爱国的伦理政治观点,韩愈的“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的半哲理式的儒家信念,颜真卿的“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六一题跋》)的卓越人格,都表明这些艺术巨匠们所创建树立的美学规范是兼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在内的。跟魏晋六朝以来

5、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并常以之作为哲理基础的前期封建艺术不同,以杜、颜、韩为开路先锋的后期封建艺术是以儒家学说为其哲理基础的。尽管这种学说不断逐渐失去其实际支配力量,但终封建后世,它总是与上述美学规范纠缠在一起,并作为这种规范的道义伦理要求而出现。这也是为什么后代文人总强调要用儒家的忠君爱国之类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解释杜、颜、韩的缘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的艺术特征是内容承载不住形式,是天才抒发。B.杜诗、颜字和韩文作为正统,要求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和统一,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C.曹植

6、的诗、二王的字及骈文与神仙佛学观念关系密切,是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D.后期封建艺术因为注重形式,所以强调用儒家的伦常道德来品赏、评论杜、颜、韩。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运用对比论证,阐明了盛唐之音的美学意义和前后期封建社会不同的正统规范。B.文章阐明了杜甫、颜真卿等与六朝门阀士族在形式规范上不同的要求,论证条理清晰。C.文章着重论证了以杜诗、颜字和古文等为代表的艺术典范的特征,是因其影响更深远。D.文章第二段中以杜甫和韩愈的诗文为例,目的是论证其美学规范必须要有哲理基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没有李白、张旭等人的“破旧

7、”,就不会有杜甫、颜真卿等人的“立新”。B.李白与杜甫在才华上并无高下之分,但李白无可仿效,杜甫有法可学。C.以杜诗、颜字和古文为代表的艺术典范既有磅礴的气势,又有严整的规范。D.尽管儒家学说的力量不断弱化,但它始终与后期封建艺术的美学规范相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近日,吴庆龙博士与合作的国际科研团队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证实公元前1922年左右,黄河上游的积石峡地区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