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京专用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三古代中华文明曲折发展与繁荣--魏晋至隋唐第6讲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6讲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A组 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2016北京平谷一模)“立三长,则课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实行这一制度的背景是( )①社会上隐匿人口现象严重②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集权③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④建立起基层行政机构加强社会控制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2.(2018北京海淀期中)《魏书》记载,北魏官员“爵而无禄,故吏多贪墨……货赂大行,故俗尚倾夺”。对此,孝文帝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俸禄制B.颁布均田令
2、C.推行三长制D.采用宗主督护制3.(2016北京通州模拟)钱穆在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和郡县制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4.(2017北京顺义期末统一测试)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能为这“两大变动”提供证据的史实是( )A.世卿世禄制、俸禄制B.三公九卿
3、制、三省六部制C.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明朝内阁制5.某学者认为,尽管中国古代社会有阶层划分,但仍是公平的社会,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促成流动的制度性因素包括( )①世卿世禄制②科举制③井田制④土地私有制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唐贞观九年,唐太宗对侍臣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 ( )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心存百姓的思想二、非选择题7.(2017北京西城期末)选拔人才和任用官吏
4、是中国古代社会运行的重要保障。材料一 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二斛九斗谷,以为官司之禄。……三载一考,三考黜陟幽明。……岁积有成,迁位一级,其有贪残非道、侵削黎庶者,虽在官甫尔,必加黜罚。——《魏书·高祖纪》【注】“宪章”指效法;“黜陟幽明”指黜退昏愚的官员,晋升贤明的官员;“甫尔”是始初的意思。(1)依据材料一,概括北魏整顿吏治的措施。(4分) 材料二 唐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任官、通婚。唐朝时做官的外国人多达三千,波斯人和伊朗人甚至官拜宰相。供职唐廷的外籍官员有波斯的阿罗憾、日
5、本的阿倍仲麻吕、新罗的崔致远、大食的李彦具,他们有的以一技之长被唐廷录用,更多的是通过“宾贡及第”而成为唐朝的官员。——摘编自《在唐朝做官的洋人》【注】“宾贡”指唐朝专门为录取外国人士而设的考试。(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政治现象,并分析其原因。(6分)B组 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北京东城期末)南梁大臣陈庆之说:“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与上述现象关系密切的是孝文帝改革中的( ) A.计口授田B.设立三长C.议定俸禄D.移风易俗2.
6、(2017北京丰台期末)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皆为宰相。其后,皇帝又以其他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上述做法是为了( )A.提高办事效率B.便于决策民主C.实现明确分工D.加强皇帝权力3.(2018北京朝阳期中)下图所示制度( )A.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C.消除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造成了君主权力旁落4.(2016北京东城期末)柏杨先生用以下图示说明唐宋两代
7、的社会结构。导致统治集团发生如下变化的原因是( )A.三长制建立B.均田制完善C.科举制发展D.王安石变法5.(2016北京文综)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B.唐长安C.宋汴梁D.元大都6.(2017北京三中期中)唐太宗认为,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有鉴于此,唐太宗( )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②选贤任能
8、、虚怀纳谏③设立三长、打击豪强④用法宽简、制定《唐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7.(2016北京昌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