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73649
大小:69.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6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0(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10(一)主观断句题训练一、请为下面文段断句。1.美与丑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答案: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参考译文】杨朱路过宋国,宿于旅店,看到旅店老板有两个老婆,那个长得丑的受到宠爱,长得美的却受到冷遇。杨朱问这是什么缘故。旅店的老板说:“美的自认为美,
2、我就不觉得她美了;丑的自己知道丑,我就不觉得她丑了。”杨朱便对他的学生说:“做贤德的事而抛弃自以为贤德的心理,到哪里会不受到赞美呢?”2.郢书燕说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答案: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参考
3、译文】郢国有一个人写信给燕国的相国。他是在晚上写的,灯光昏暗,于是对身边举烛的侍从说:“举烛。”可是不小心把这句话写到信里面去了。其实,“举烛”并非写这封信的意思(或目的)。燕国的相国收到信,理解为:举烛的意思乃是,追求光明,也就是要选拔贤德的人来加以任用。燕国的相国于是告诉了燕王,燕王大喜,以此来治理国家,国家因此得到治理。虽然这样得到的效果很好,但是根本就不是原来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很多也是这样的。3.知人善任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①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
4、对宾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 ①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答案: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参考译文】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去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4.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
5、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取材于《老子·七十七章》)答案: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参考译文】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
6、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5.树难去易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答案: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参考译文】杨树,横着栽它可以长,倒着栽也可以长,折断它
7、也可以长。但是如果让十个人栽树,一个人在后面拔,那么就没有一棵树可以成活生长了。以十人之多,栽容易生长的东西,却不能够胜过一个人的力量,什么原因呢?栽树难而拔树容易呀。二、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而不学无识者流,且谓诽君谤主,不妨尊为文辞之宗焉,大义何由得明,心术何由得正乎?(选自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1)文中所称的“骚与史”是指哪两部著作?答:…………………………………
8、(2)这段文字批驳了“不学无识者流”的什么观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 答案: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其文之所以至者∕皆抗怀于三代之英∕而经纬乎天人之际者也∕所遇皆穷∕固不能无感慨。(1)《离骚》《史记》(2)骚与史(或“屈原司马迁”)是文辞之宗。【参考译文】《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