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58339
大小:9.4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15
《宋代画作(李常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晉文公復國圖局部【貨郎圖】宋/蘇漢臣描繪古代遊走民間巷弄,專門販賣生活用品或玩具的「貨郎」形象。 蘇漢臣,北宋末汴梁(今開封)人,初為民間畫工,後任職宣和畫院待詔。靖康之亂後,跟隨宋室遷至錢塘,復職紹興畫院,繼之任隆興畫院承信郎。蘇漢臣為風俗畫家,也是著名的人物畫家。尤其擅長畫童嬰。蘇漢臣,北宋末南宋初畫家。生卒年不詳。汴梁(今河南開封)人,一說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曾為北宋宣和畫院待詔,南渡後又複職,隆興初畫佛像稱旨,任承信郎。擅畫佛道、仕女,尤精兒童。師法劉宗古、張萱、周昉、杜霄、周文矩等,其仕女多畫閨閣中仕女的意態
2、。作品多嬰戲圖,成功地表現了兒童形象及其遊戲時天真活潑的情趣,筆法簡潔勁利,色彩明麗典雅。有《秋庭戲嬰圖》、《五瑞圖》、《擊樂圖》、《嬰戲圖》等傳世。今傳有《秋庭嬰戲圖》軸(故宮博物院藏),描寫官宦家兒童在玩弄紅葉。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貨郎圖》軸,則描畫一貨郎在被五、六兒童圍繞的情景。兩畫皆筆法精緻,設色豔麗,描繪的應是宮中或貴族生活。秋庭嬰戲圖宋武宗元《朝元仙杖圖》《朝元仙杖圖》宋武宗元絹本墨筆縱57.8厘米橫790厘米美國紐約明德堂王季遷藏武宗元(?—1050),初名宗道,字總之,河南白波(今河南孟津)人。擅畫佛道鬼神
3、,學吳道子。北宋景德年末(1007),真宗營建玉清昭應宮,應募畫工三千多人,最後,中選百人,分左右兩部繪製壁畫,武宗元任左部之長。此幅《朝元仙杖圖》可能是宋初繪製寺觀壁畫的樣稿。描繪道教神仙出行行列,畫五方帝君和眾仙去朝見道教最高天神元始天尊的情景。由神將開道、壓隊,頭上有圓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傘蓋等簇擁帝君自右至左前行。全卷本應為88名神仙,但此卷缺最後一名壓隊的神將,故畫中現有了帝君、10名男性神仙、7名神將、67名女裝神仙(包括玉女和金童),共計87名神仙。(徐悲鴻紀念館收藏的《八十七神仙卷》其構圖與此相
4、同,但缺最前一名神將,故所繪共計也是87名神仙。)帝君及男仙的形象端莊,神將威猛,眾多的女裝神仙則輕盈秀麗、曼妙多姿。武宗元是北宋道釋人物畫家,吳道子畫風追隨者。畫作表現道教題材,擅畫佛道鬼神。武宗元以白描畫展示眾多仙人仙女,飄然列隊而行,如行雲流水,極為生動。武宗元被稱為「白描大師」。宗元亦曾為玉清昭應宮、上清宮、南宮、三聖宮等作壁畫。宋武宗元《朝元仙杖圖》李公麟﹝LiGongLin﹞﹝1049~1106﹞免冑圖(局部)李公麟,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北宋文人畫家的代表之一。李公麟家藏豐富,博學多才,他擅長鑑定金石古器,也擅長
5、各種繪畫,鞍馬人物師法韓幹,佛像近吳道子,山水得李思訓,一生作畫勸奮,晚年右手病痹,所以辭官回故鄉,歸隱於安徽桐城之龍眠山,仍作畫不輟。李公麟的藝術成就集中在他擅於透過塑造形象來挖掘作品主題的深度並發展了白描技法。他總結了吳道子的白畫,提高了他的表現力,成為中國畫的獨立畫種。他的白描線條挺健圓潤,簡括雅潔,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力,為後人所宗。李公麟《山莊圖》局部李公麟(1049年-1106年),北宋畫家。字伯時,舒州舒城(今安徽舒城)人。進士出身,歷南康、長垣尉、泗州錄事參軍,官至朝奉郎。擅畫人物、佛道像,吸取歷代流派之長,自
6、創一格,多用線描,筆法如行雲流水,而不設色,生動地表現了人物的神情意態,人稱「白描」;尤精擅畫鞍馬,常觀察群馬生活,求其變化,下筆形神兼備。注重寫生,畫技博取前人之長,承繼顧愷之、吳道子等人筆法,在新畫中表達新義。《十八羅漢渡江圖》畫中人物按未渡者、方渡者、已渡者三組依序進場,人物神態,栩栩如生。李公麟畫作時人評價甚高,宋徽宗曾讚他為當朝最重要畫家。元符三年(1100年)病痹告老,隱居龍眠山,號龍眠居士。存世作品有《五馬圖》、《臨韋偃牧放圖》等。另外李公麟也擅長於考古,對於夏、商以來的銅器和印璽頗有研究,「聞一妙品,雖捐千金
7、不惜。」。李公麟《山莊圖》局部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州舒城(今屬於安徽桐城)人。熙寧三年(西元1070年)中進士,先後任中書門下省刪定官,御史檢法和朝奉郎等。元符三年(西元1100年)因病辭退,歸老龍眠山。他的一生在仕途上不甚得意,但詩文書畫成就很高,也擅辨古器物。李公麟雖然被列入了文人畫家之列,但是他除了後世文人畫家所擅長的山水花鳥題材之外,更擅長人物、鞍馬。在此方面,他繼承了顧愷之以來的傳統,而又有所創造,自立新意,在刻畫人物個性和情態上極具功力。他把過去僅作為粉本的白描畫法確
8、立為一種畫種,使之獨立成科。有描寫文人詩酒生活的《蓮社圖》和《西園雅集圖》等作品,今有摹本傳世。分別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和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傳本《免胄圖》和《孝經圖》的真偽尚待研究。他還發展了“白描”畫法,創造出“掃支粉黛、淡毫清墨”,“不施丹青,而光彩動人”。他的作品,保存下來的不多。除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