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25704
大小:1.94 MB
页数:146页
时间:2019-11-15
《如何拿到申论六十五分以上b8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让理想变成现实让梦想引领未来如何拿到申论六十五分以上一何为申论?《论语》的“申而论之”。申,即说明、申述、议论,即分析和说明事理;申论,即具有申述、申辩、论证、论述之意的文体。如果从字面的一般意义来讲,“申论”一词,肯定是对材料、事件或问题有所说明、有所申述,从而发表见解、进行论证的意思。但“申”字后面既缀上个“论”字,这个词自然就有点像“导论”、“绪论”那样,可理解为“论说”的某种体式。可是它又并非写作理论中的习惯用语,其含义又有特殊之处。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最早讲文章体式的一本权威著作,其中《论说》篇指出:“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2、可见凡融通种种见解而深入阐发某些道理的文辞,一概都可称之为“论”。纵论时事政治的称之为“政论”,考辨历史的称之为“史论”,总览内容予以阐述的称之为“概论”,评优劣、论得失的称之为“评论”等等,总起来都属于“论”,但每种“论”又各有特点。可见申论考试,是针对给定材料,从自身的观点立场出发进行应对表达的一种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申论:一种现实工作场景的模拟设身处地:你的角色转换随时自省:你的能力体现,与别人区别整体换位:如果你是领导细节与稳重:你能力之外的考察千人独木:凭什么你是胜出者视野高度+平时苦练:眼光放在未来五年或十年二申
3、论考试的沿革1.申论第一次进入公务员考试,是在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当年公务员考试的笔试由《公共基础知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三部分构成。其中的《申论》部分是新增加的内容,因此也更为广大考生所关注。2.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再一次出现。从2002年起,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分为AB两类,A类公共科目考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B类只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3.而2005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则将录用的职位分为甲、乙两类。其中甲类职位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乙类职位的公共科目只
4、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三、为何要考申论及其特点增加《申论》部分,是公务员考试所做的一种尝试。这种考试是根据目前机关工作的需要,对考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查方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关工作人员更需要具备搜集、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通常的写作考试基本上已形成固定的模式,难以真实地表现出考生的实际能力申论与作文有些类似,但又与传统的作文不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应比作文难度更大一些。但《申论》的载体还是文字,考生在反复阅读试卷上所给出的约4000~5000字的材料和提出的有关问题后,应对此用心分析,然后根据涉及的主要线索、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5、和论证。相对于传统作文来说,《申论》要求考生摒弃那些套话、闲话,分析、解决问题要更加透彻、全面、清晰,因此也更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基本技巧申论应试一般分为五步阅读理解总结概括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论证方案关键:用材料说话抛弃原有知识中的记忆,但保留能力一定依据材料说话,主要是概括每一部分材料都有用,但侧重不同.材料中没出现的观点与理论,即使正确,最好别说.把握整体思路的价值偏向:左右或是中和材料是“根”,根基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基础,稳如泰山。材料题概括的套路:一般思路和运用时间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
6、阅读时候一直要问: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每一段材料都是有用的,绝不是摆设!两种问题意识抽象的问题意识:特定事实的表现是什么?特定事实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对策是什么?具体的问题意识:阅读材料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的要求。题干可以提供很多重要信息。阅读概括材料的“三遍四步法”一般要用30-40分钟读三遍材料。第一遍:画出重点之处与难懂之处,或者自认为是无关之处,即特别之处.第二遍:列举段落大意;把每段材料联起来,以便分清各自的逻辑第三遍:分门别类和总结概括。切记:此为申请最重要的步骤,一定要阅读40分钟左右.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
7、关键句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1.首尾句原则:一般来说,写文章总是要讲究起承转合。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材料都是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这个原则,在申论写作中也需要大家注意。2.关联词原则:这一条在言语理解中也非常好。比如,转折连词出现的地方,强调的一定是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一定是应该选的答案。因为/所以/虽然/但是/其实/于是/还3.常见词原则:在申论考试的材料中,往往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现、原因或解决措施等问题。因此,与此相关的常见词也是经常出现。这些词主要有:根源、危害、教育、体制、领导、法律法规、监督、落实、经验教训、认为、强调、断定等
8、。只要我们认真反思和分析历年的真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词出现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所以,我们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