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报告

ID:45622688

大小:56.33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1-15

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报告_第1页
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报告_第2页
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报告_第3页
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报告_第4页
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源勘查专业生产实习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牛产实习报告专业班级:()9资源勘查学生姓名:学生学号:09101050**指导教师:张**起止日期:_2012年7月29—8月20—2012年8月实习吋间:实习地点:实习目的:实习内容:指导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学生实习成绩:2第一章绪论实习的任务、3二、自然地理概况测区位于祁连山山系之疏勒南山和托勒南山山脉东段,地形切割强烈,冰川地貌明显,山势陡峻,悄壁林立,雪山及现代冰川广布,属典型高山山岳地貌。测区最高海拔5100米,最低海拔3800米,相对高差较大。测区内水系发育,北部莫日曲等河流属于大通河流域,向东流入黄河;南部希格尔曲、夏口哈曲等河流属于

2、布哈河流域,向南流入青海湖。水源主要来白大气降水和冰融水,水量明显受季节控制,在夏季6・7月降雨(雪)和气温较高时水流量较大。区内气候属内陆高寒山区季风气候,以潮湿寒冷,昼夜温差大(一般可达30°C),冰冻期长,全年没有无霜期,四季不分明为特点。年平均气温6.rc,年平均最低气温-10.4°C,以7月最暖,平均气温10.2°C,1月最冷,平均气温-26.1°Co一般当年10月至翌年5月为冰冻期,6・9月为较暖季,是开展地质工作的最好时期。从5月至10月初,约有30%-40%时间降水,降水量最多为7月份。调查区属牧业区,人烟稀少,经济较为落后,居民以藏

3、族为主,其次为汉族、回族等,多从事游牧业生产,人口主要集中在木里、龙门等地,其它地区均系人烟希少的游牧区,北部有木里地区有煤矿开采,生产生活用煤可就地解决,在乡政府一带有小规模商业活动,但该区电力资源缺乏。其它生活物资均需从天峻县或西宁市供给。当地居民的收入以畜牧业产品的出售为主,牲畜以饲养羊群、耗牛为主。总体属于经济文化落后的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实习区的地层、侵入岩、构造等概况。第一节区域地质概况及填图单位初步划分一、地层(-)概述调查区地跨中祁连地块与南祁连地块,地层区划归属秦祁昆地层区,分属屮祁连地层分区和南祁连地层分区。区内地

4、层发育,从晩元古代到第四纪地层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晚元古代青白口纪其它大坂组(Qbq)、五个山组(Qbw),早石炭世臭牛沟组(Clc)分布在中祁连地层分区;早奥陶世吾力沟组(Olw)、中奥陶世盐池湾组(O2y)、晚奥陶世多索曲组(O3d)、志留纪巴龙贡嚼尔组(Sb)主要分布在南祁连地层分区;二叠纪巴音河群勒门沟组(P1-21).草地沟组(Pl・2c)、哈吉尔组(P3h)、忠什公组(P3z)、三叠纪郡子河群下环仓组(Tl—2xh)、江河组(Pl・2j)、大加连组(Tl-2d)>切尔玛沟组(T2q)、默勒群阿塔寺组(T3a)、杀勒得寺组(T3g)、早•中

5、侏罗世窑街组(Jl・2y)、大西沟组(Jl・2d)、早白垩世下沟组(Klx)、渐新世■中新世白杨河组(E3Nlb)以及各种成因的第四纪地层(表3-l)o(二)填图单位初步划分依据《青海省岩石地层清理》,将测区岩石地层单位分为二种类型,即岩石地层单位、成因地层4单位。1.第四纪地层成因类型划分因为第四纪地层的特殊性,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地貌学、环境地质学将第四纪地层按成因类型进行划分,第四纪地层成因类型划分方案见表3-1o表3-1第四纪地层成因类型划分表2.岩石地层单位通过对测区资料的全面收集和分析总结以及野外初步踏勘的基础上,将那些层序正常,横向上

6、具有可对比性,构造相对简单,无变质或轻微变质,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的地层采用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层表示(表3-2)o(三)地层基本特征测区主要出露地层有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1.青白口纪地层(1)其它大坂组(Qbq)该组为钱家骐、宫保军(1981)创建于天峻县花儿地剖面,指“下部为紫、灰紫色薄■屮厚层砂质粉砂岩与含砾石英岩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屮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夹少量灰绿色含凝灰质石英粉砂岩、含砾中粗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夹少量灰绿色含凝灰质石英粉砂岩;上部为灰色薄•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夹黑色、灰绿色碳质板岩、泥质板岩,厚

7、度为1055一1310m,分布于其它大坂分水岭南侧,向东西两侧相变为砂质与碳质板岩。"底以碎屑岩的出现与花儿地组分界,顶以碎屑岩的消失与五个山组分界。56地层总体走向近东西。根据岩性组合,划分为上、下两个段,下段岩性为紫、灰紫色薄■中厚层砂质粉砂岩与含砾石英岩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砾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夹少量灰绿色含凝灰质石英粉砂岩;上段岩性为灰色薄•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夹黑色、灰绿色碳质板岩、泥质板岩。两段间呈整合接触。(2)五个山组(Qbw)该组为钱家骐、宫保军(1981)创建于祁连县五个山剖面。指:“岩性下部为浅灰色厚层状、块层状砂质白云质灰岩

8、与钙泥质板岩互层,底部夹玫瑰色薄层灰岩;上部为灰色厚层状微晶灰岩、含碳质结晶灰岩夹硬绿泥粉砂质板岩及钙泥质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