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薛其坤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

ID:45619903

大小:72.74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5

薛其坤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_第1页
薛其坤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_第2页
薛其坤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_第3页
薛其坤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_第4页
薛其坤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薛其坤_物理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薛其坤薛其坤(1963年12月190—),生于山东蒙阴高都镇,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研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高/低能电子衍射、光学探针以及各种表面分析手段研究各种金属、半导体表面晶体结构/化学性质、异/同质结薄膜外延和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动力学和控制。中文名称:薛其坤校:山东大学国籍:中国品:酶与核酸相互作用”民族:汉首次发现家乡:山东诸城者之一出生日期:1963年12月职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毕业院代表作主要成就:量子反常尔效应目录1•人物简介2•学习经历3•工作经历

2、2•工作内容3•个人荣誉人物简介:薛其坤,男,伯63年12月出生。山东蒙阴人。中科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o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光学系,1984-1987年在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现物理工程学院)工作,1990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伯94年获博士学位。1992到1999年间在日本和美国长期学习、工作。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物理学会表面与界面物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九届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际杂志《SurfaceScien

3、ce)和《Nanotechnology)的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物理、低维纳米结构和薄膜的控制生长与量子效应、极低温强磁场和自旋极化扫描隧道显微学。长期从事超薄膜材料和纳米结构的制备、表征及其物理性能研究。开展了GaAs半导体薄膜、InAs/GaAs量子阱(点)、宽禁带半导体GaN薄膜生长动力学研究,发展完善了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表面再构的基本规律;开展了半导体Si衬底上金属超薄膜量子尺寸效应的研究,定量建立了金属薄膜体系量子效应和材料性能间内在联系,发现了薄膜热膨胀系数、功函数、超导转变温度等的量子振荡现象;开展了有序纳米结构的自组织生

4、长研究,发明了若干原子尺度精确控制生长技术,解决了异质外延生长纳米有序结构的难题。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被引用1300多次。在物理学和相关领域较有影响的国际会议如美国物理学会年会、美国材料学会年会、美国真空学会年会、扫描隧道显微学大会、分子束外延大会等做过30余个邀请报告。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项。

5、学习经历1977年9月-1980年7月山东蒙阴一中1980年9月-1984年7月山东大学光学系激光专业1987年9月畀990年7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0年9月-1992年

6、6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态物理专业1992年6月-1994年6月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博士生(中日联合培养)1994年8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I工作经历1984年9月-1987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1994年9月-2001年3月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工作(日本文部省教官、助手)1996年6月-1997年5月NorthCarolinaStateUniversity物理系(访1998年8月■现在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9年3月-现在科学院物理所/凝聚态物理中心SF4研究组组1999年9月-现在中国科学

7、院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0年2月-2000年3月瑞士IBM苏黎世实验室访问科学家(SeniorVisitingResearchScientist)2001年12月-2002年1月香港大学物理系访问教授(VisitingProfessor)2004年6月■现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2005年"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4月-2010年6月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2010年7月-现在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I工作内容■中国著名材料物理专硏究工作主要涉及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高/低能电子衍射、光学探针以及各种表面

8、分析手段研究各种金属、半导体表面晶体结构/化学性质、异/同质结薄膜外延和低维纳米结构的生长动力学和控制。在微电子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的化合物半导体GaAs和GaN生长表面的两维晶体结构、光学性质以及相关异质结外延中应力释放问题、inAs/GaAs量子点的形成机理和稳定性、纳米团簇的生长、C60/C84/C70在半导体上的薄膜生长等研究中做过比较系统的工作。最近和以后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稀磁半导体的分子束外延生长和自旋注入、低维纳米结构的磁性和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应用、量子效应对低维纳米结构电子性质的影响(比如催化)等。发表SCI论文160余篇(包括1篇

9、Science,15篇Phys.Rev.Lett.),文章被引用1700多次。2013年4月薛其坤领导的清华大学物理系和中科院物理所联合组成的团队在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