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17864
大小:5.51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1-15
《九、中国古代凋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九、中国古代雕塑欣赏——宗教雕像宗教雕塑是以宗教教义、故事、人物、传说为题材的雕塑。我国由于佛教传入较早,影响广泛,所以在宗教雕塑中以佛教造像为多,佛教雕塑艺术成就最高。什么是宗教雕塑?四大石窟指的是:中国复交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五层,南北长约1600米。始凿于366年,后经十六国至元十几个朝代的开凿,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
2、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1987年12月,莫高窟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景敦煌——莫高窟盛唐是中国的民族和文化融合的鼎盛时期,莫高窟开凿洞窟近百个,洞窟气势恢宏,在壁画和雕塑艺术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盛唐洞窟也多以西壁(正面)开龛的覆斗型洞窟为主。盛唐壁画在经变画上令人瞩目,第172窟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以恢宏的场面表现出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而第103
3、窟、第217窟南壁法华经变化城喻品中的山水画充分体现出了唐代青绿山水和堆粉沥金的风格;第103窟的维摩诘形象鲜明、线条技法精湛;而北壁壁画琼楼玉宇,对于研究唐代古建筑群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壁画上出现了飞天穿楼的场面,极具艺术效果;第45窟北壁宝树观、第23窟耕作图等壁画对于反映唐代社会生活和服饰方面提供了珍贵资料。敦煌盛唐的飞天精美异常,详见前面的专题介绍。盛唐雕塑以高26米的第130窟的南大像、长14.5米的第148窟的卧佛、第45窟神情娴雅、姿态优美的菩萨彩塑最为可观。盛唐时代的佛像第45窟正壁敞口龛内的塑像是此窟的重点,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这铺塑
4、像原系九身,龛外两侧力士像己毁,现存七身。塑像按照通常秩序纵向对称的布置在深敝口龛内。以佛像为中心,按身份等级侍列成对弟子、菩萨、天王,由于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气质也截然有别。造成有静有动、文武并俱的活跃气氛。第45窟作为莫高窟盛唐时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划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尊佛像右手上举,左手抚膝,端坐说法,头顶高耸螺纹肉髻,宽和的面貌,丰满圆润,肥大的耳朵,圆弧似的双眉,长长的眼睛,似在吸呼的鼻子,饱满秀巧的嘴唇,丰腴的下颌,宽厚的胸堂,从慈眉欢韵的
5、神情、丰厚肥硕的躯体、庄重大度的仪态上,鲜明地体现了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佛像左侧的弟子迦叶,内着锦襦,外披田相山水衲衣,胸部半袒,俯首直立,面貌清癯,嘴唇抿合,嘴角深陷,浓眉纠结,双眼下视,眸子半露,目光有神,神情老成练达,沉毅矜持。此像造型严谨,比例准确,技法纯熟,刻画细腻,曲尽形神之妙。塑造出一个资历高深、精研佛法、思想深邃、令人敬仰的高僧大德形像。佛像右侧的弟子阿难,上身后倾,腰胯微向上侧斜挫,两手相交置于腹前,头部右倾微俯。举止闲适潇洒,面目英俊秀朗,神情聪明,又含有恭顺、腼腆的神态,犹如现实生活中有情有欲的世俗少年后生。明亮
6、华丽的锦绣裙襦和色彩热烈的紫袈裟,更为青年僧人的俊秀之美增色。>>>>>>>最外侧的两身天王,身躯魁伟,气势威武,头束高髻,身着铠甲,是唐代武士的典型样式。天王双眉紧锁,两眼怒视前方,叉腰握拳,重心落入两脚之间,以轻捷稳健的半弓步横跨在地神身上。头部侧转,俯视下方,胸部随着即将出击的拳头相应地向内倾,使体态形成内弛外张之势,显现出一种向外暴发的力量和激昂奔放的动感。>>>>>>>两旁的菩萨像,更是唐代彩塑菩萨的上乘之作。婷婷婀娜的姿态,丰盈健美,冰清玉洁的肌肤,莹润细腻,团花密绣的锦裙,轻柔稀疏的衣纹,犹如音乐的旋律一般。菩萨面相丰满圆润,云髻高耸,长眉
7、入鬓,双目徽启,眉目间似笑而非笑,有慈眼视物,无可畏之色,神情恬静慈祥。作者为使菩萨妩媚娇娆,更借助主要构成人体动态的头、胸、臀三部分在空间的扭倾关系,遂成“一波三折”节奏鲜明的波浪形动态。并赋予菩萨一种娇滴滴的大家闺秀的风度,塑造了理想中慈悲为怀、垂怜众生的菩萨形象。莫高窟雕塑——佛像莫高窟壁画莫高窟被盗事项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
8、品,掠走约5000件。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