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14593
大小:95.7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5
《讲义1压强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地恢让出行更迅捷”。地铁车辆和公交汽车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某小组同学收集了某种型号地铁车辆和公交汽车的相关数据如下表:(不考虑地铁车辆和公交汽车满载时,车轮与接触面Z间面积的变化,人的质量以50T克计算)车辆类型空午质量(千克)地铁车辆少钢轨或公交汽车与路而之间的接触面积(米2)核左载客数(人)运行的速度(米/秒)驱动方式地铁车辆2X1050.02200015电力公交汽车1X1010.28010燃油求:①公交汽午按核定载客数满载时,对路面的压力。②地铁车辆按核定载客数满载时,对钢轨
2、的压强。③通过计算冋答,地铁车辆与公交汽车的正常运行对基础设施的建造要求不同。④分析表中栏目和,可以说明“地铁让出行更迅捷、更环保”。2.一位中学牛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A2X102帕。B2X103帕。C2X104帕。D2X10’帕。3.用20牛的水平力把重力为15牛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这吋木块对墙壁的压力是A5牛。B15牛。C20牛。D35牛。它们对水平地血的压强关4.叩、乙、丙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系是PYP乙丙,若在三个物体上表而施加竖立向上的力,使三个物体
3、对水平地而的压强相同(物体均未离开地血),则施加的力尸屮、F乙、F丙的大小关系是()。A心V甩VF丙。B心>厂乙>尸丙。C心=甩=尸丙。D以上都有可能。5.在图1所示的做法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用细线分割肥皂在螺丝下加螺母和垫片在拖拉机上安装履带A.B.图丨6.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A书包带做得宽些。C火车铁轨下垫枕木。7.一块均匀的长方体砖块,分别按图2所示甲、乙、丙三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血上,其中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放置方式是()甲A.图甲B.图乙C.图丙D.)斧头磨得锋利些。觅世卡年装有多个车轮。乙图2D
4、.无法判断&在牛产、牛活实践中有很多关丁•压力和压强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铁轨下而铺设枕木,是为了增人对地面的压强B.菜刀钝了磨一磨,是为了减小对被切物的压强C.把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些,是为了减小书包对人体的压强D.滑雪板一般都做成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9.为了探究压力的作川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将两块高度、截面积、重力均不同的长方体铁块甲、乙分别置于细沙而上,如图12(a)所示,观察到沙而凹陷程度不同,由此,他们提出猜想:压力的作川效果可能与物体的高度、受力面积以及压
5、力令关。他们继续实验,选取器材如下:重力不同、形状不同的物体若干,如图12(b)所示,海绵和器壁标有刻度线的玻璃容器,并将海绵置于容器中,如图12(c)所示。实验时,他们分别将不同的物体置于海绵上后,仔细观察床力的作用效果,并记录海绵的凹陷程度等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表一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2)高度(cm)凹陷程度(cm)112()100.22240100.2324050.2448050.2实验序号压力(N)受力面积(cm2)高度(cm)凹陷程度(cm)5110100.46220100.
6、4733050.4822050.4农二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或6、8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高度(选填“有关”或“无关”)。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2、6或3、8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压力相同时,—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或1、8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④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初步得出:9.有一位同学发明了塑料袋小捉手,如图1所示,它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使
7、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的H的()A.减小压强。B.减小压力。C.增大压强。D.增大压力。10.j张报纸平摊在水平桌而上时对桌而的丿来强约A.1帕B.1()帕C-10()帕12.K列各种事例中,属于增人压强的是D-1(X)0ip白()A.铺设铁路时钢轨铺在枕木上B.厉屋的墙基砌得比墙宽13.如图10(a)、(b)所示,大小为29.4牛的力F沿竖直F方向分别作用在同一实心正方体A的中央。正方体A的召质量为2千克,边长为0.1米。在图10(a)中,水平A(b)图10支撐面为地面;在图10(b)屮,水平支撐面为天花板
8、。a(a)求:①正方体A对地面的压强。②正方体A对天花板的压强。14.为了研究长方体厚度改变时对支持面产牛的形变效果,小亮同学将长方体置于水平放置的海绵上,如图8(a)所示,然后分别将相同的长方体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或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后,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研究过程分别如图8(a),(b)、(c)、(d)和(e)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8(a)、(b)和(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