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600041
大小:79.27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11-15
《民法基础理论研究(精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民法基础理论研究第一讲略第二讲民法的历史演变(参见梁慧星《从近代民法到现代民法》)一、近代民法所谓近代民法,指经过17、18壯纪的发展,于19壯纪欧洲各国编纂民法典而获得定型化的、-整套民法概念、原则、制度、理论和思想体系。在范围上包括徳、法、瑞、奥、冃本及旧中国民法等大陆法系民法,并且包括英美法系民法。关于近代民法,我们可从以下儿方而加以概述。第一,作为近代民法基础的两个基本判断。第一个基本判断,叫平等性。在当时不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小业主、小作坊主。而所冇这些主体,在经济实力上谈不上有多人的区别。因此,法学家和立法者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出一个基木判断,
2、一切民事主体都是平等的,叫做平等性。笫二个棊本判断,叫互换性。所谓互换性,是指民事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在民事活动中频繁地互换其位置,在这个交易中作为出卖人与相对人发牛交换关系,在另一个交易中则作为买受人与相对人建立交换关系。前面谈到的平等性判断,并不是说一切生产者在经济实力上绝对平等,一点差别都没冇。但主体Z间存在的并不显著的在经济实力的差别或优势,因为主体不断地互换其地位而被抵销。在平等性上的不足,因互换性的存在而得到弥补。我们可以说近代民法所有的基木原则和基本制度,都是冼基于这两个基木判断之上的。民事主体具有平等性和互换性,因此国家可以采取放任的态度,让他们根据口己的口由意思,通过相互平等的
3、I办商,决定他们Z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所订立的契约被视为具冇相当于法律的效力,不仅作为他们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基准,而且作为法院裁判的基准。这就是所谓的私法白治和契约白由原则。这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第二,近代民法的理念——形式正义。民法木身就当然蕴含着正义,当然贯穿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这种追求,我们叫做民法的理念。民法Z所以区别于技术规则和经济规则,关键正在于此。现在看來,社会正义冇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Z别。而作为近代民法理念的社会正义,只是形式正义。第三,民法的价值取向——法的安定性。所谓法的安定性,不应等同于法律的稳定性,它的含义在于,要求对于同一法律事实类型适用同一法律规则,得出同样的
4、判决结果。换言之,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法院、不同的法官裁判同一类型的案件,应适用同一法律规则,得出同样的判决结果。这就叫做法的安定性。19世纪是一个市场经济平稳发展的世纪,要求裁判结果的可预见性。确保法的安定性,有利于维持一个稳定的法律秩序,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耍求。第四,近代民法模式。由欧洲大陆法所确立的近代民法模式,其集中表现为:其一,抽彖的人格。近代民法对于民事主体,仅作极抽象的规定,即规定民事主体为“人”。它是对于一切人,不分国籍、年龄、性别、职业的高度抽象的规定。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这样,就把社会生活中千差万别的民事主体简单化了,高度的划一了。其二,财产权保护的绝
5、对化。物权,被视为绝对权,具有可以对抗一切人的绝对性,法律上给予绝对的保护。其三,私法自治。在民事生活领域,要获得权利、承担义务,进行一切民事行为,完全取决于当事人自己的意思,不受国家和他人的T•预。此即私法H治,为近代民法的根本原则。只在当事人发住纠纷不能解决时,国家才以法院的身份岀而进行裁决,而法院进行裁决时仍然以当事人的约定为基准,不得对当事人的约定任意变更。其四,口己责任。按照私法口治原则,口由平等的个人可以根据口己的意思,通过民事法律行为去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如果因此发生损害,亦应由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叫做自己责任。并且,只对因自己具有故意过失的行为造成的损害负责,
6、虽然造成损害,如果不具有故意过失,则依法不承担责任。因此,占己责任乂称为过失责任。二、现代民法现代民法,是在近代民法的法律结构基础Z上,对近代民法的原理、原则进行修正、发展的结果。对于现代民法的基木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平等性与互换性的丧失。从19世纪末开始,人类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是作为近代民法基础的两个基本判断即所谓平等性和互换性己经丧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对立。其一是金业主与劳动者的对立,其二是牛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劳动者和消费者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弱者。笫二,现代民法的理念一一实质止义。在20世纪的社会经济生活中,作为近代民法前捉条件的平等性和互换性已不存在。导
7、致民法理念由形式正义转向实质正义。基于对实质正义的追求,学说和判例创立了各种新的理论和判例规则,例如情事变更原则。第三,现代民法的价值取向社会妥当性。而20世纪由于发工了两极分化、贫富悬殊、社会动荡,以及各种各样的严重社会问题,迫使法院考虑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条件,考虑双方当事人的利害关系,试图作出在当时的一般人看來是合情合理的判决,使判决具冇社会妥当性,而这样一来势必要变更法律规定,或者对于同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