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出题人:FXY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测试卷班别: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毎题3分;共30分)1.如果两个轻小物体互相吸引,则可能的是()A、它们都带正电B、它们都带负电C、它们一个带正电,一个带负电D、它们都不带电2.下列图1中的四个电路与右边实物图相对应的是()A3.在图2所示的电路小,闭合开关S,能用电压表测量两端电压的正确电路是()4.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家中的电灯、电冰箱和插座等电器间的连接方式是()A.串联的B.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的C.并联的D.电灯与插座间是串联的,其它用电器是并联的值班室内的指示灯才会5.保密室有两道门,只有当两道门都关上时(关上一道门
2、相当于闭合一个开关),发光,表明门都关上了.下图3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AA.灯亮,铃不响B.灯不亮,铃不响C.灯亮,铃响()D.灯不亮,铃响图5会出现的现象是1.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4所示.闭合开关Si和S?后,2.如图5是某同学做实验时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泡I小1.2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该电路屮的故障是()A.电源正极与曰之间断路B.办L】、方之间断路C.b、1小cZ间断路D.c与电源负极Z间断路3.下列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0.2A的左右的的是()A、电子表B、电饭煲C、电灯D、空调1.关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下面说法屮不正确的是()A、使用
3、前,如果它们的指针没有指到表盘的“0”点上,要先校零B、使用吋,电流表耍•被测电路串联,而电压表则耍少被测电路并联C、读数吋,一定耍先看清它们所使用的量程和分度值D、它们都可以直接与电源两极连接10.如图6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L2Ca)均为图b所示,则L】和•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图6A•4.8V,1.2VB.6V,1.2VC.1.2V,6VD.1.2V,4.8V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1•单位换算:0.35A二mA;168uA=mA;270mV=kV12.一节T•电池的电压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对人安全的电压是13•用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
4、起电。与丝绸靡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O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检验物体是否帶电的仪器叫做图8时,吹冷风。时,吹热风;当只闭合15•小红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如图8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凶是;小明测量时,则发现指针偏转如图9所示,产先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6•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某同学接成下图10(a)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后,两灯都发光,两个电流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均为图(b)所示,则灯Lz的电流为A,灯L]的电流为AoA,(a)4、0.60(b)图1017•如图11所示电路,若要L]和》组成串联
5、电路,需闭合开关Li~siS1Li要L
6、和L?组成串联电路,需闭合开关,18.如图12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V】的示数为〃=1.5V,则电压表血的示数丛二19.如图13所示的电路里,在圆圈a、b、c上连接适当电表,使灯和L2并联11能发光,那么a应是表;表;c是图11:Y,若图12L,图13甲000000-0.63乙-0.63图1420.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所用电路如图14甲所示,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并接通开关后,电流表⑪、⑫的示数如图14乙,则⑪读数是A;⑫读数是A.三作图和实验题(21题6分,22题12分,23题8分,24题6分25题7
7、分,26题5分,共44分)21•根据图15中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6分)图1522•请你根据图16、17中的实物图在框中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每图6分,共12分)图1623.在方框中画出灯泡Li和灯泡L2并联,电流表测灯泡L,电流的电路图,并连接实物图。(2+6分)图18CL4S3-24.给你下列器材:一只红灯泡、一只绿灯泡、一只电铃、一个电池组、两只开关Si和S2,若T导线;请按要求设计一个报警电路,要求是:只闭合开关Si时,绿灯亮,表示平安;只闭合•开关S2时,电铃响同时红灯亮,表示有情况,请你根据上述要求在画出电路图.(
8、并标明红灯和绿灯)(6分)25.小明等4人实验小组用如图19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其实验过程如下:用电压表分别测量J两端的电压Uab、L2两端的电压Ubc和L,L2两端的总电压Uac将第一次测出的电流填入下表:Li两端的电压UabL?两端的电压UbcL]L2两端的总电压Uac第•次测量1.51.53第二次测量1.61.43第三次测量1.21.83(1)小明根据第一次的实验数据断定“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2)为了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