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83919
大小:177.1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15
《任伯年与徐悲鸿人物画艺术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任伯年与徐悲鸿人物画艺术比较研究引言在中国绘画的艺术门类中。、人物画曾是历史最长、最为主流绘画所重视的门类之一。但人物画在近代的衰落,也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宋元以来,随着文人画的兴起,闲逸寄兴的画风占了主导地位,借物咏志、托物寄意成了文人画的主要特点。因为人物造型复杂,难以“寄意”,文人画的“意笔草草”就更倾向于花鸟、山水题材的表现,人物画的冷落肇端于此。到了晚清时期,这种状态愈演愈烈,作为绘画创作主体的文人画家,只重传统,却忽视造化自然,对人物的研究几近于零。尤其在西方绘画的强烈冲击下,中国画家在描绘人物的能力方面更显捉襟见肘,一些主张绘画变
2、法的激进思想家大声疾呼“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1】,他们所言画学衰微,实际上也止是指人物画创作的衰落。这使得人物画的改革势在必行。任伯年和徐悲鸿就是崛起于中国人物画衰微之际的两位大家,他们对人物画的发展进行了宝贵的探索。任伯年作为海派承前启后的巨擎,他为死气沉沉的清末画坛吹入了一股新鲜空气,将传统人物画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这直接影响了20世纪以来的人物画发展。他之后的徐悲鸿所提倡的中西合璧的写实主义道路则使人物画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这两位生活在前后相接的两个时代的画家,他们虽然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艺术手法,不同
3、的作品风貌,但他们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却都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所以,比较分析任伯年和徐悲鸿的人物画艺术,对于理清中国人物画在近代的发展脉络、探究艺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很有意义的。近些年来,对任伯年的研究所见不多,且都仅停留于局部技法与作品赏析层面:而对徐悲鸿的研究虽较多见,但侧重点大多为他个人的艺术心路历程、办学成就和革新精神等。尽管世人皆知徐悲鸿生前极其堆崇任伯年的绘画,但真正将任伯年和徐悲鸿放在一起作比较研究的就鲜闻少见了。鉴于此,本文拟对任伯年和徐悲鸿这两个典型人物画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人物画艺术做初步探讨,从而发掘岀人物画自身的规律,为人
4、物画的发展提供更为深层的论据。一、社会历史背景分析任何艺术的变革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要比较任伯年和徐悲鸿的人物画艺术风格,自然会涉及到他们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任伯年1840年生于萧山,其父任淞云,是一个民间画师,史载“善画又善写真术”。任伯年自幼受到父亲在艺术上的培养和指导,他放弃了"学而优则仕”的成才道路,而汲汲于中国的民间艺术传统,打下了坚厚的绘画功底。在任伯年十五六岁时,父亲病故。后来在太平军经萧山进军绍兴时,年轻的任们年成了“洪杨军”中的一员,太平军失败后,他以同乡族侄的关系得到追随任薰的机会,正式开始了绘画生涯
5、。同治七年,任伯年随叔父任薰流寓苏州。从1868年冬,他定居上海,鬻画为生,直到1894年去世,任伯年在上海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因此,上海的社会生活环境深深地影响了任伯年的艺术风格。当时的上海是直接在西方帝国主义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商业城市。官僚买办、民族资本家、士绅豪富等携带资财云集沪上。外国资本的侵入、商业活动的兴起使上海的经济畸形发展,封建统治与文化也产生了崩溃与突变。经济的富庶和城市文明的提高使上海成为当时最大的绘画市场,吸引了大批画家把砚田移到这里。张熊、任熊、赵之谦、胡公寿、虚谷、任薰、蒲作英、钱慧安、吴昌硕等著名画家云集上海,争奇斗艳
6、,形成我国近代绘画的一大流派“上海画派”。《寒松阁谈艺琐录》记载:“自海禁--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于而来,侨居卖画”【2】任伯年“初至沪渎,署名小楼,居豫园,极不得志……”【3】,他生活极其窘困。后来得到画友胡公寿的提携和推荐,“且代觅古香室笺扇店,安设笔砚”。在画店中,他结识了当时上海的银行家、钱庄老板、商贾等。友人的提携、商贾商业活动的推动,以及他的聪慧使他的画名声震上海,前來求画者络绎不绝。然而,鱼目混杂的上海不仅磨砺了任伯年涉笔成趣的画笔,也使他沾染上吸食鸦片的恶习。1894年,任伯年因肺病去世,中国画坛
7、上的一颗明星陨落了。任伯年生活的这个时代,正是帝国主义列强不断地侵略、掠夺、瓜分中国,使中国社会加速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大动荡的时代,这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方向,“传统美术也和社会的变动一样,有旧的延续,同时也有新的变异,并逐步产生了质的变化。画家们而对的现实生活在变化,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体系在变化,外来艺术日渐在质与量上发生变化,绘画消费者的数量和成分也在变化【4】。”传统文人画的“意笔草草”面对新时代的需求逐渐失去了吸引力,文人画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的笔情墨趣,寻找在绘画市场生命力更强的绘画手法和风格,而这一切正是促使任伯年艺术风格形成
8、的历史动因。徐悲鸿生前酷爱任伯年的绘域艺术,对任伯年极其推崇,他曾为之写下了长篇《任伯年评传》,他认为“中国三百年来之艺术家,除任伯年和吴友如外,大抵都是苏空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