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渗油分析

减震器渗油分析

ID:45580093

大小:157.3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15

减震器渗油分析_第1页
减震器渗油分析_第2页
减震器渗油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减震器渗油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减震器渗油分析摘要:木文主要介绍了减震器的渗汕的原因分析以及改善方案。关键词:减震器渗汕原因分析改善方案AbsorberOilleakageAnalyseNiuWenzhengAbstract:thispapermainlyintroducestheanalysisofthecausesofShockabsorberoil1eakageandimprovementplanKeywords:Shockabsorberoi1leakagetheanalysisofthecausesimprovementplan一、引言减展柱总成

2、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悬架垂直振动的能量并转化为热能,使振动迅速衰减。对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都起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图1所示:我司使用的减震器总成结构都是双缸式的,人部分为以下两种,如图2、3所示,减展柱总成一燉用于前悬图1上支枷—上支掾减震柱总成示减震器总成图2图3我司在开发减震器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直接按照标杆车的结构及布置方式进行开发与装配,但我司开发出来的车身一般都比标杆车中几十上百千克以上,导致减展器工作状态都会大于最佳值甚至减展器防尘罩缓冲块可能超负荷工作会引起渗油问题,以及原本标杆乍存在的渗油问题直接会在我司开发的减震

3、器岀现;本文将从整车的布置、减震器的结构、我司开发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其渗油的原因,并对其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措施;二、减震器的渗油根本原因分析根据我司的路试反溃的情况统计,发生渗油的减震器有以下3个共性点:1、都是后减震器总成(图3的结构);2、后悬都是复合多连杆式独立悬架3、路试行程50%以上;;下面将对后减震器的结构及在后悬件布直形式及空间进行详细分析:复合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图5从后悬架系统图(图5)nJ以看出,这种复合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结构布置的很紧凑,减震器的上支撑处连接车身,从实车上看,减震器是完全的被车身、车轮和片悬

4、架包在里面,目前我司在底盘空气流学技术方面没有涉及研究,所以在这种结构的后悬架上的减SS器的散热性比较差;在布置上,减震器跟整车并不是垂直的,存在一个角度的,这样会使减震器承担部分的侧向力,在长时间的循环耐久路试中会多少都会造成活塞杆与汕封的间隙发牛变化;■上支撩图6从图6可看出,防尘罩的下血•部分是不封闭的(封闭的结构散热性会更差),这样的结构会导致车辆在通过颠簸路面时,灰尘会通过减震器的上下运动引起的气流吸进里面粘附在活塞杆利堆积在油封口处,在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过程中会造成活塞杆的轻微划痕;另外由于后悬结构的空间限制,减

5、震器的筒径也受到了限制,使得吸收悬架振动能量所转化的热能无法得到及时挥发,导致工作缸的油液压力变高;综上所分析:造成我司该结构的减震器渗油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1、悬架的结构形式使得减震器吸收悬架振动能虽所转化的热能无法得到及时挥发导致工作缸的油液压力变高,导致油液渗漏出来2、减震器跟整车的布置使减震器承扌I!部分的侧向力造成活塞杆与油封的间隙发生的变化导致油液渗漏出来3、减震器的防尘结构导致灰尘进入造成活塞杆和汕封的轻微划痕,汕液沿着划痕渗漏出来4、我司底盘件人部分是按照标杆车的结构尺寸进行设计的,但我司开发出来的车身一般

6、都比标杆车中儿十上百千克以上,导致减震器工作状态都会大于最佳值英至可能超负荷工作;三、减震器的渗油改善方案措施后减震器总成:1、前期做整车布置吋,应尽量保证减震器打后悬架属丁垂直状态,使减震器不承执侧向力,减小对减震器造成的损伤,不仅会使减丧器的渗汕情况有所改善还能提高减震器的使用寿命;2、设计前期在空间结构允许的前提下优先考虑两端固立封闭结构的防尘罩如图7;下端固定结构上端固定结构图73、增大减震器筒径;在运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减震器筒径加人,增加散热面积及增人减震器的工作强度;4、在压盖和油封间在压盖与油封Z间增加

7、一展海绵垫圈,防I卜-渗出的油液外流,该方案不能根木的控制工作缸油液外渗,因此该方案只能在整个路试结束后减震器的性能依然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方案结构如图8减震器的渗油引起的外观现彖的改善,上述的第一、二、三种方案是在前期做结构数据设计时要进行设计考虑,在整车的空间布置及结构可行的前提下建议釆用。在路试完成后减震器性能、主观评价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出现渗汕现象,如若需耍对其外观进行整改,可以采用第三、四个方案解决,但建议采用第四种方案,笫三种能从根本上改善油液的渗漏量,但需要在周围的空间满足变大后的运动校核,还有可能涉及到相

8、关零部件的变更,并H会有较大成木的增加;第四种只仅仅的对外观现象进行改善,没有根本的控制减震器的渗漏量,会涉及到成木的增加,但很容易实现;减震器在油量设计的时候都会一部分余量,在减震器性能、主观评价等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减震器渗汕现象属于止常现象,减震器为性能件,应以性能、主观评价为主、不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