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

ID:45574248

大小:4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5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_第1页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_第2页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_第3页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_第4页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计划到规划:宏观经济管理手段的逻辑建构一计划经济管理论文义,也是转型经济学范畴内的重要硏究课题。一、概念界走要全面理解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并进一步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作用,我们有必要首先对有关概念予以明确界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计划〃指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辞海》对〃计划〃的解释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对未来时期的活动所做安排和部署。在《辞海》中,规划由〃规画〃演变而来,动词有打算、谋划和策划的含义,而名词则表示全面长远的计划。《现代汉语词典》则将规划直接解释为计划,并特

2、指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和计划在汉语中的应用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英语中,与〃计划"或者〃规划"对应的词汇为pin意为在完成某一目标之前订立的目标、方针或方法,中国的五年计划或者最新的〃第十个五年规划〃在翻译成英语时使用的就是pan〃规划〃还有一个对应词汇progan意为对某一事物的筹划和设计、计划,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英法等国为首的欧洲各国举行了复兴会议,制订的从1948年起连续四年的欧洲复兴计划(Eurcperecoverypro

3、gian)即是一种中长期的规划。美国计划学家莫里斯。博恩斯坦曾把计划简略地归纳为三个构成要素:(1)它必须与未来有关;(2)它必须与行动有关;(3)必须有某个机构负责促进这种未来行动。中国学者于光远认为规划是对未来发展目标所做的带有理想性质的基础性质的预计、预测和建议、方案体系,计划则是规划的具体化。转型经济学范畴中的〃计划〃,是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存在的,即为了某个目标而按照事先确定的某种原则先验的将经济资源配置给某个经济主体或者配置到经济运行的某个环节,这种配置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形式,它与市场配

4、置资源的方式不同。它包括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意义:广义的计划,是指国家(政府)对整个经济、社会活动的指导、干预和调控。邓小平同志说:〃计划多_点还是市场多_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里的计划就是广义的,指通过各种经济的(经济政策、经济杠杆法律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通过配置有限经济资源达到某种目的。狭义的计划,则是指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宏观调控的手段之一。根据资源配置方

5、式的不同,计划分为指导性计划和指令性计划。前者是指计划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命令以刚性的形式进行的,为保证指令的通畅,常常以行政手段为保障;后者则是指计划主要通过引导和诱导的方式实现资源配置。从指导性和指令性的角度,计划概念的指令性更强,而规划概念的指导性更强。综上,计划与规划在总体上属于同义词,其根本含义都是未来的行动方案或打算,而后者更为强调长远性、战略性、全面性和指导性。〃十一五〃从计划到规划的转变,并非对计划的否定或改变,而是从更全面、长远的角度谋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作用的相

6、关观点述评在中国理论界,规划或计划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问题中的重要内容,存在长期的争论,基本观点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否定传统计划经济,但并不否定计划作用的观点。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学术界的思想禁锢十分严重,任何对传统计划经济的置疑和反对,都有遭到批判的可能。尽管如此,中国仍有划经济及产品经济理论体系,顾准、孙冶方和卓炯成为最早的置疑者。顾准和孙冶方早在1956年就置疑斯大林经济理论,其主要观点是认为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经济仍然起着全面的调节作用,经济工作违

7、背了价值规律会遭到惩罚。卓炯则在1961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命题,提出:〃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并不是要消灭市场,而是要把无政府状态的市场他就是自由市场)改变成为有计划的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逐渐形成,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逐步被否定。1979年4月,在无锡召开的〃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问题讨论会〃上,卓炯将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看做市场经济,他在与会论文《破除产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中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问题,实质上还是把计划经济和市场对立

8、起来,好像计划经济是排斥市场的,而市场经济是没有计划的。这种看法也是不符合马克思的基本原理的〃。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后,主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的人越来越多。1988年广东省经济学界举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双月研讨会〃上,与会人士形成了探索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致意见。同年,张卓元提出:商品经济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