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精编)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精编)

ID:45570564

大小:140.75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14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精编)_第1页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精编)_第2页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精编)_第3页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精编)_第4页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精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精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梔子审美文化探析作者:俞香顺发布:2010-5-0416:29小记:本文耍感谢周茜同学、北京林业大学的何晓琦老师。我有三年的吋间意兴阑珊,没写东西;本文是在周茜同学的论文基础之上改写的。特别要感谢何老师,我中断古代文学研究已经将近五年,已经成了逃兵、弃民。她(很遗憾,我不知道何老师的性别,我们都是电子信件联系)却述记得我,在召开全国林业文化会议的时候述给我发信件,慨然登载我的论文;免收审稿费、版而费,并以“快速通道”刊登我的论文。北京林业人学应该算是国内林学研究的第一块牌子。而且,最近乂再次向我约稿。这对我确实是

2、很人的鼓励。从去年到现在,林林总总写了系列论文;“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写写文章,白娱白乐,总比花天酒地、无所事事要好一点点。屮国梔子审美文化探析摘要:梔子是小国传统名花,经丿力了从实用功能到审美价值,再到象征意义的演进。这种演进是“层累”式的,而并非是“替换”式的;经过不断抉发、丰富,梔子最终完成了实用、审美、象征的功能整合。梔子从实用到象征、从民间到文人,从而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也是中国文化中很多花卉的共同走向。揭明梔子的内涵可以从一个角度认识民族文化心理。关键词:梔子;实用;审美;象征;文化中

3、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梔子为茜草科梔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初夏开花,花色素口,花气清芬。梔子有诸多的别称,如木丹、卮子,越桃、鲜支,林兰等,后乂被讹为西域苗卜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今俗加木作梔。”至迟到汉代,梔子的药用、染色价值己被发现、应用;南朝时期,梔了进入审美视野,也成为男女Z间的传情Z具;唐朝时期,梔子的花色、花香开始成为重要的审美对彖;宋朝时期,梔子又成为文人的参禅Z友,也具备了“比德”意蕴。梔子经历了从实用功能值到市美价值,再到象征意义的演进。当然,这种演进是

4、“层累”式的,而不是“替换”式的;经过不断抉发、丰富,梔了最终完成了实用、审美、象征的功能整介。木文将从逻辑层面展开对梔了文化内涵的探讨。一、实用功能:药用•染色•饰物•清玩•梔子灯梔了的种植在两汉魏晋时期就颇为盛行,《史记•货殖列传》载:“千亩卮茜,其人与T•户侯等”;《晋令》载:“诸宫有秩,梔了守护者置吏一人”;《晋宫阁名》亦载“华林园梔了五株。”(均见于《广群芳谱》卷三十八)可见,在汉、晋Z间已经冇梔了专类园出现,哗林”也成为后代吟咏梔子作品的常典。梔子园在后世也代不乏见,如花蕊夫人《宫词》:“大臣承宠赐新庄,

5、梔子园东柳岸傍n[1];《宋史》卷四七九:“尝侍昶射于梔子园”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2]屮认为,我们对古松有“实卅的、科学的、审美的”三种态度;从人类认识史的一般规律看,生物学的、经济学的价值总是先为其他种类的价值提供最为便当的隐喻。梔子具有药用、染色、饰物、清玩等实用功能;梔子还被取样制灯,流行于两宋,这是梔子实用功能的延伸。此外,梔子还可以食用、制茶,囿于篇幅,这两点阙而不论。(一)药用梔子的药用价值主要是其來实,有效成分是梔子甘、去疑梔子昔、藏红花索、藏红花酸等;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应用

6、梔子有12次Z多[3]。《圣济总录》、《普济方》、《木草纲日》等,均冇梔子治病的组方。梔子至今仍然是应用广泛的药材,河南南阳唐河梔了种植面积6667公顷,占全国面积的40%,年产优质梔了药材90000吨位左右,形成了梔子经济[3]。药理研究也H趋深入,如《山梔子和水梔子屮梔子Tt的含量分析》[4]、《山梔子与水梔子的形态组织学研究》[5]等。梔子的药用不仅有丰厚的历史资源,而且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二)染色梔了和茜草在古代都是重要的染料。梔了的果实经压榨可以获取黄色的汁液,在古时是一种很好的染色剂。不仅可以浸染织物,

7、还可以用于浸染各种生活器物。來朝罗愿从字源推断“染”与梔子有关,《尔雅翼》卷四:“卮,可染黄。……经霜取之以染,故染字从'木'。”罗愿Z解“染”容可商榷,但“梔黄”却成为•个固定搭配,尤其用来形容病态面容:许菜《挽郭了度》:“连年染患貌梔黄。”[6]陆游的《病中戏咏》:“雪白纷残鬓,梔黄染病颜。”[7]陆游《晨镜》:“碱黄色类梔,面皱纹如靴。17]梔黄与蜡黄颜色相近,所以在吟咏蜡梅的作品屮,也往往以“梔”为喻,这类同于传统“六书”理论小的“转注”:尤袤《次韵渭叟蜡梅》:“蜡丸陪拆东风信,梔貌宁欺我辈人”[8]虞传《和

8、万舍人折赠蜡梅韵》:“疎影暗香宁是伴,蜡言梔貌未须媒”[9]虞传《蜡梅》其一:“玉蕊檀心述得似,蜡言梔貌有谁欺”[9]唐柳宗元《鞭贾》载:“市之鬻鞭者,人问之,其贾宜五千,必曰五万。……有富者子,适市买鞭,出五万,持以夸余。……余曰「子何取于是而不爱五万?乍I:'吾爱其黄而泽……'余乃召僮熾汤以濯之,则邀然枯,苍然白。向之黄者梔也,泽者蜡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