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丁二烯安全储运影响因素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H026丁二烯安全储运影响因素的研究李铭慧,高山,崔群,秦娟,姚虎卿(南京工业大学南京210009)摘要用实验分析丁二烯安全储运的影响因素,分别讨论了温度.时间,铁锈和氧气含虽与生成过氧化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高,时间长都冇利于生成过氧化物,在最初的储运阶段生成少量的过氧化物,随着过氧化物生成量增多,过氧化物的生成速度加快;铁锈和氧含最也促进过氧化物的生成。关键词丁二烯过氧化物温度吋间StudyonsafestorageandtransportationofbutadieneLIMing-hui,GAOShan,CUIQun,QINJuan,YAOHu-qing(N
2、an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210009)AbstractThispaperplacesemphasisoninfluentialfactorsofsafestorageandtransportationofbutadiene・Therelationsoftemperature,time,contentofrustandoxygen,andperoxidesarcstudiedrespectively.Ifindicatesthathighertemperatureandlongertimearefavorabletoyie
3、lcperoxides・Atthebeginning,fewperoxidesareproduced,andthenproductionrateofperoxidesspeedsupwiththeyieldofperoxidesincreasing,contentofrustandoxygenalsofacilitatetheproductionofperoxides・Keywordsbutadiene,peroxides,temperature,time引言1,3■丁二烯是具有共辘双键的最简单二烯坯,在生产储存当中rti于性质活泼容易聚合。这些聚合物主要有:过氧化物
4、、端聚物和丁二烯二聚物等。因为储存温度等因素对丁二烯过氧化物的生成影响很大,根据文献介绍造成丁二烯爆炸的重要根源是生成过氧化物,如果大量的丁二烯过氧化自聚物积聚在贮罐中,它们在丁二烯中溶解度很小,获得一定能量时(60〜80°C或光照、撞击、摩擦下)可导致爆炸,造成重大事故,有关这方面安全事故报道较多,丁二烯安全储运成为了很多生产厂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丁二烯安全贮存技术方面的研究文献较多。其中,国内大多数是针对丁二烯贮存中的不安全因素,从丁二烯聚合机理上进行定性分析,在生产操作条件和设备改进方面提出强化安全储存的措施[1'5Jo国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侧重过氧化物和端聚
5、物形成机理研究,近儿年侧重丁二烯的阻聚机理和性能的研究[6'8]o为此,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研究温度、吋I'可、铁锈和氧气含量对丁二烯过氧化物生成量的影响,为丁二烯安全储存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方案。1实验1.1主要试剂Tablel•Mainreagentforexperiment药品名称规格生产厂家乙酸(冰醋酸)AR含量>99.5%上海化学试剂公司15%三氯化钛溶液CP含量15〜20%上海金山区兴塔美兴化工厂硫氤酸钾AR含量>99%上海市南汇县三灶化工厂硫酸业铁钱AR含量>99.0%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硫酸AR含量>99.8%南京化学工业公司三氯化铁AR含量>99.8%上
6、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主要实验仪器和方法本文对影响生成过氧化物的因素进行实验,实验装置主要是一个耐压玻璃瓶如图1所示。因为氧气是生成过氧化物的重要因素,在每次实验过程中都要用丁二烯置换瓶内的氧气,然后设定一定吋I'可和温度,把耐压玻璃瓶放在低温恒温浴中,分析丁二烯组成的变化,根据实验方案定期从瓶中取出丁二烯分析过氧化物的生成变化量。关于铁锈因素的研究是先把铁锈加入瓶中然后用丁二烯置换;在丁二烯中通入氧气是假定丁二烯液体上空是理想气体状态。1-铜制针型阀2—连接螺母3—连接塑料圈4—耐压玻璃瓶Figi•Withstandvoltageglasscan1.3分析方法1.
7、3.1过氧化物含量的测泄本方法是采用国家标准GB6016-85即《工业用丁二烯中过氧化物含量的测定一一容量法》,方法原理:把一定量的样品与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混合,用三氯化钛标准溶液滴定有过氧化物氧化所生成的高铁离子。2结果与讨论2.1温度对过氧化物含量的影响研究丁二烯储运条件,首要冈素是温度対丁二烯的影响,试验温度点选择13°C做起,到30°C。在不同温度下,测定丁二烯放置7day后,过氧化物增加量与温度的关系见图2所示。0.100.090.080.070.060.050.040.031214161820222426283032温度,°CFig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