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EL-MS3模电实验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EL-MS3模拟电路实验箱实验指导书电气倍息与自动化学院刘志远次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这2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这1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这1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这1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这1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
2、估算。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3)熟悉实验任务。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杏,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4.模拟电路实验注意:1)在进行小信号放大实验时,由于所用信号发生器及连接电缆的缘故,往往在进入放人器前就出现噪声或不稳定,有些信号源调不到毫伏以下,实验时可采用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哀减的方法。一般可用实验箱中电阻组成衰
3、减器,这样连接电缆上信号电平较高,不易受T扰。2)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人,由于实验箱所用三极管hfe较人,特别是两级放人电路容易饱和失真。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界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彖,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彖)。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
4、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8.实验结朿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一单管交流放大电路1实验二两级交流放大电路6实验三负反馈放大电路8实验四射级跟随电路10实验五直流差动放大电路13实验六比例求和运算电路16实验七积分与微分电路20实验八波形发生电路22实验九有源滤波器25实验十电圧比较器27实验■—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29实验十二集成功率放大电路31实验十三整流滤波与并联稳压电路33实验十四串联稳压
5、电路35实验十五集成稳压电路38实验十六RC正弦波振荡电路41实验十七LC振荡电路及选频放人电路43实验十八电流/电压转换电路45实验十九电圧/频率转换电路46实验二十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47实验二十一波形变换电路48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为了方便示波器观察,本书内所写参考值均用峰值,此电路为共射放大电路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2.掌握放人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人电路性能的影响。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v,n,c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4.学习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
6、。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三极管及单管放人电路工作原理。2.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装接电路与简单测量/Rbl51KUccO(+12U)Rc5K1Rp680KC2mi10UCln10URe1K8图1.1基本放大电路如三极管为3DG6,放大倍数(3—般是25-45;如为9013,—般在150以上(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三极管V的极性和好坏,电解电容C的极性和好坏。测三极管B、C和B、E极间正反向导通电压,可以判断好坏;测电解电容的好坏必须
7、使用指针万用表,通过测正反向电阻。三极管导通电压Ube二0.7V、Ubc=0.7V,反向导通电压无穷大。(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将RP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2.静态测量与调整⑴接线完毕仔细检杳,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改变R.«,Tc分别为0.5mA、1mA、1.5mA时三极管V的B值(其值较低)。参考值:Ic二0.5mA吋,Tb=25M,(3=20;Tc=lmA吋,T尸40.2M,(3=24.9;Ic=l.5mA时,Ib二54.5M,P=27.5;注
8、意:L和L的测量和计算方法①测L和h—般可用间接测量法,即通过测Vc和Vb,Rc和Rb计算出Tb和Ic(注意:图1.2中L为支路电流)。此法虽不直观,但操作较简单,建议初学者采川。②直接测量法,即将微安表和毫安表直接串联在基极和集电极中测暈。此法直观,但操作不当容易损坏器件和仪表。不建议初学者采用。(2)按图1.2接线,调整Rp使Ve二2.2V,计算并填表1.1。Ucc1—O(+12U)Rbl51KC2TI~010uRb/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