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63466
大小:49.17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11-14
《48首古诗词积累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诗词积累运用七年级(上)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D诗中属于作者想彖,并且最能体现作者暉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⑵诗中实穆眼前所见丄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蕴含新事物孕育丁-IH事物解体Z时的哲理的对偶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2)诗中写作者船上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3)与成语“鸿雁传书”意义相接近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描写初春花草的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写诗人所见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诗中总写山光水色的句子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4)宜抒胸臆,表达喜悦之情的句子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
3、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诗中寓静丁•动,描写农村夏夜清新景色的句子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5、(1)抒写作者面对丰收在望而顿牛喜悦Z悄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⑴点明主旨的句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刻I出i-幅深秋晚景图的句子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朝)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描写农家劳动生活的句子是:开轩面场,把酒话桑麻。⑵诗屮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绿树村边合,青山外斜。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朝)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借含有飘零Z感、离别Z恨的景物,表达作者对友人王昌龄被贬僻壤的同情和挂念的两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夜雨寄北李商隐(唐朝)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诗中写诗人与亲人相互思念而无法团聚和
5、抑郁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表达诗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和珍惜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成语“共剪西窗”出自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9、泊秦淮杜牧(唐朝)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诗中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淸的景彖的诗句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2)常川来讽刺某种势力在走向没落时仍醉生梦死,不知醉悟情形;或者川来抒发爱国情怀10、的名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浣溪沙晏殊(宋朝)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
6、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⑵在表达作者惋惜、欣慰和惆怅Z情Z余又蕴含着牛活哲理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论语》十九则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丈也。”《公冶
7、长》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9.子曰:“不愤不启,不枠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