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43182
大小:51.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苏教版必修4一、课文悟读《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
2、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3、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否则治国必需的物质财富和守卫力量便无从获得;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休养民力,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否则国家便无从获得可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以保证富强,因为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政权的;
4、第三,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以德去引导,以礼去规范,选贤任能,宽省刑罚,博施广济,缓和社会矛盾,节制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推恩于民,施惠于民,与民同乐,使天下归心,否则便无从获得强国富国的坚定保障和政策后盾;第四,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后懂礼义、明人伦、知廉耻,形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风气,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在“庶”和“富”的基础上,改善和提升人民素质,凝聚人心,以加强国家的生存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将难免在列国的激烈竞争中落后挨打。这既是“仁政”的丰富内涵,也是任何制度的国家求富
5、强的重要决定因素。孟子还特别指出,“仁政”的重点在君,不在民;实行“仁政”的原动力是“仁心”,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仁道强于霸道,仁道才是正道,才是归宿;要以“礼”塑人,以“仁”修人,以“人”铸人。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二、亮点探究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探究学习:“上古竞于道德,
6、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
7、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探究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