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38417
大小:80.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8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大纲人教版第五册●说课本文是一篇关于诗歌鉴赏的指导性文章,全文内容看似庞杂,但并不难懂。诗人创造了诗的形象,读者的欣赏活动则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全文的主旨,全文的纲。至于“泡”“找”“进”“猜”“补”,无论哪一点都是一种再创造,都是由“纲”派生出的一个“目”。理解了这种“纲”“目”关系,本文一系列的观点就融会贯通了。教学时要注意把握课文内容的关键是掌握两个“系统”,一个是“诗歌特点系统”,一个是“欣赏诀窍系统”。“诀窍”,要抓住十个字:“再创
2、造”“想像”“泡”“找”“进”“猜”“补”。抓住了十个字,全文就了然于胸。“泡”“猜”是现成的说法,“找”“进”“补”是模仿出来的,有助于掌握内容。方法理解和掌握以后要学以致用,可以和高考要求的诗歌鉴赏题挂钩,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另外学习本文不但要学习作者所讲的欣赏诗歌的方法,而且要学习作者研究问题的方法。作者所以能有这么丰富的见解,在于他能根据诗的特点讲欣赏,能把诗的特点看成一个系统,从而把欣赏的诀窍也看成一个系统,这样就不至于停留在笼统的想像的层面上,而能深入细致系统地加以分析,讲出一套道理来。
3、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就能举一反三。散文的欣赏、小说的欣赏、戏剧文学的欣赏,乃至一切艺术种类的欣赏,都要从欣赏对象的特点出发。可设计题目让学生作一个探究性作业。●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想像活动”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性,学习几种诗歌鉴赏的具体方法以及作者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方法。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及根据事物特点提出对策的能力。3.情感目标:借助方法指导和在品味诗句时的审美体验,唤起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教学重点通过信息筛选掌握文章主旨及“纲”和“目”的关系。●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研究问题的
4、方法即两个“系统”:“诗歌特点系统”和“欣赏诀窍系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导评法、演绎法●教学用具投影●学习导航《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这篇课文是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自读课文,它与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说“木叶”》相比,虽然都与诗歌鉴赏有关,但研究问题的视角和方法却不竟相同,本文着重讨论了诗歌鉴赏中“想像活动”的重要性,并针对诗歌的特点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鉴赏方法。学习本文时要注意学以致用,在理解的基础之上把文中介绍的方法融会贯通,自觉地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第一课时一、导入语大家读过杜牧的《江南春》:“千
5、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词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映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你们觉得这样的评价有道理吗?如果真的这样改,那么诗的意境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千里”“四百八十寺”并非实指,读者通过这些跨越时空的词语,能对江南的春色产生无限的遐想。其实,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文学鉴赏都离不开想像。有人说,没有想像,就没有文学,就没有文学家。这话听起来有点偏激,但我想,没有想
6、像,就没有真正的读者,就没有真正的鉴赏家。如果你对此还表示疑惑的话,就带着思考来学习谢冕的《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二、整体初读1.自由朗读全文,勾画重要字词句子。2.制定“学案”。本课学习要掌握哪几个目标,通过什么方法来达成?延伸学习和探究的方向是什么?①能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②能概括全文的主旨,能说清全文的结构特点。③能归纳并理解诗歌鉴赏的“诀窍”:“再创造”“想像”“泡”“找”“进”“猜”“补”。④课外延伸能运用自己刚学过的方法鉴赏诗歌;能借鉴作者研究问题的视角归纳其他文学体裁的鉴赏方法。三、归纳
7、提要1.筛选信息全文的主旨是什么?围绕主旨作者阐述了哪几个方面?找出关键句。主旨:诗歌的欣赏活动更是一种确切意义上的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像活动。关键句:第5段:作为读者,希望通过诗的形象产生感情上的共鸣。《长干曲》也好,《沙扬娜拉一首》也好,希望这种欣赏的结果,不单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而且寄托自己的情思,或者重温自己曾经有过的情感的经历。这就是诗的欣赏上的再创造。(与主旨呼应)第6段:要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练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要把浓缩了的东西“泡”开,这是诗歌欣赏中必经的
8、一道“工序”。(泡)第8段: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欣赏活动不可停留在表面意思的掌握上。第9段:欣赏诗歌,由于它极精练,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找)第10段: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诗的客观世界中去。第11段:欣赏诗歌,期望能通过诗人的启迪以引起共鸣式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