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 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师锦囊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高三语文 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师锦囊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

ID:29306374

大小:6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8

高三语文 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师锦囊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1页
高三语文 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师锦囊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2页
高三语文 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师锦囊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 8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师锦囊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师锦囊感受·联想·修养(节选)——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一一切文学艺术都是诉诸感性的,它们总是借助具体的形象反映生活,通过艺术的感染力量和美感作用影响读者。离开形象就没有文艺;离开对于形象的感受,也就没有文艺的鉴赏。文学本身的特性要求文艺鉴赏必须从作品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这是鉴赏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国古代有些诗歌评论,是重视形象与感受的。它们不仅为诗歌创作总结了可贵的艺术经验,也对诗歌鉴赏的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譬如严羽的“别材”“别趣”说,尊重诗歌本身的特点,尊重形象思维的规律,接触到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的一些核心问题,就颇有可取之处。但是也有一些诗歌评论,完全不

2、顾诗歌的特点,脱离作品的艺术形象和形象给人的感受,根本违背了文艺批评和文艺鉴赏的规律。下边我将举出两种有代表性的评论方法,并加以简单的部析。附会政治,是古代正统的解释诗歌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从原则、概念出发,比附历史,牵合政治,千方百计地到诗中寻找寄托,象征或影射。用这种方法读诗,无不是瘦词隐语,微言大义,可以任意穿凿附会,课文周纳。汉儒对《诗经》的解说,便是运用这种方法的代表。他们主观地认为,《诗经》是为圣道王功而作的,是先王用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工具(《诗大序》)。他们戴着有色眼镜看《诗经》,其中许多作品都被曲解了,就连一些民间的情歌也成了政治教化的宣

3、传品。例如,《关睢》明明是一首情歌,他们却硬要说成是一首政治诗。中国古典诗歌确实有寄托象征的传统,美人香草、春兰秋菊各有习惯的寓意。诗人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给读者。有时为了使诗歌显得含蓄蕴藉,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他事物来比兴。那些题为咏怀、咏史。感遇、感怀的作品,尤其多用这种手法。对这类作品的鉴赏,当然应该透过表面的词句揭示其中的深义。但是也必须从诗歌的形象出发,以形象给人的感受为依据。如果离开了形象和感受,任意往政治教化的大题目上拉扯,根本不可能理解其中的真意,更谈不到艺术的鉴赏不顾诗歌特殊的艺术表现方法,拘泥于生活的细节真实,对诗歌进行

4、纯逻辑的分析,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评论诗歌的方法。以这种方法论诗的人,总是系生活的细节去衡量作品,要求处处落实。一些很有情趣的诗,往往就这样被糟踏了。譬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一首富于艺术想象的好诗。杨慎《升庵诗话》却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我看任何一个有鉴赏力的读者都不会同意杨慎这段话的。“千里”本是想象夸张之词,极言千里江南,到处是大好的春色。题目叫“江南春”,正是着眼于整个江南。若改为“十里莺啼绿映红”,既不切题,也失去了诗意。

5、诗歌创作固然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但不应对生活做机械的模仿。诗人可以对生活本来的形式加以改变,以求反映生活的本质。对于抒情诗,尤其不能以细节的真实来要求他。齐白石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话揭示了艺术创作的一条规律,也适用于诗歌创作。从形象出发,鉴赏中国古典诗歌,还应该充分考虑他们创造形象的特点。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因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中国古典诗歌形象,是借助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故且称之为“意象”。鉴赏这类作品,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

6、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中国古典诗歌。二文艺鉴赏既然是从形象的感受开始的,那么形象的感受是一种什么心理活动呢?西方心理学家认为,感受仅仅是一种直觉。所谓直觉是对个别事物的全神贯注的知觉活动,不产生任何联想和推理。譬如对玫瑰的直觉,就是只看到它的形状、色彩、嗅到它的芳香。如果回忆起在这株花下自己与人会晤的情景,就产生了联想,已不再是直觉了。如果想到玫瑰是花的一种,就有了推理,也不再是直觉了。而离开了直觉,也就离开了纯粹的感受,不能算是审美活

7、动了。他们认为,联想妨碍审美和鉴赏,因为它使注意力涣散,不能集中于欣赏对象本身,所以联想力最丰富的人鉴赏力最低下。他们排斥联想,是要使鉴赏活动局限于艺术形式上。听音乐、就欣赏声音的和谐;看图画,就欣赏色彩与线条;读诗歌,就欣赏韵律和节奏,这是艺术鉴赏中的形式主义态度。(参看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联想会不会使注意力涣散,从而妨碍了艺术鉴赏呢?如果联想离开了作品的内容和情绪,任其漫无边际地发展,那当然不成其为艺术的鉴赏了。但是受了作品的启示,随着作品的内容和情绪而产生的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