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记背材料6 必抓得分点学案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记背材料6 必抓得分点学案

ID:45537535

大小:12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4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记背材料6 必抓得分点学案_第1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记背材料6 必抓得分点学案_第2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记背材料6 必抓得分点学案_第3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记背材料6 必抓得分点学案_第4页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记背材料6 必抓得分点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记背材料6 必抓得分点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必抓得分点易错必抓得分点板块一运动和力1、矢量性问题(1)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减速、往返问题,注意规定正方向后各量的正负号,一般规定方向为正方向,当与方向相反时,下列表达式中“”取“”号:,,,.(2)求速度、力、加速度、电场强度等物理量时,要注意不仅仅要交代大小,还要交代方向。2、刹车时间一般来说,刹车问题中刹车时间被忘记,尤其是追击相遇问题中。3、绳、杆连接容易错误地认为,绳、杆连接的两个物体速度相等,实际上应该是沿绳、杆方向分速度相等(只能正交分解),除非二者均沿绳方向运动。4、重力(1)考虑掉:在竖直平面内最高点、最低点进行

2、动力学分析时,容易把重力分析掉——解决方法:列动力学方程前,一定先画好受力分析图,而受力分析第一个要画的力就是重力。(2)考虑与否问题:①力学:打击、碰撞、爆炸类问题中,可不考虑,但缓冲模型必须考虑;②电磁学:基本粒子不考虑,但宏观带电体(液滴、小球、金属棒等)必须考虑重力。③根据上下文分析:明确交代不考虑粒子重力的,不考虑;明确给出重力加速度g的、题干中提到了“竖直”“水平”等字眼、经分析发现没有重力题设运动不可能实现的,考虑重力。5、摩擦力分析(1)静摩擦力:其一是当做滑动摩擦力处理(错用公式计算静摩擦力),没有预先判断或分析是什么

3、摩擦力,摩擦力性质变了没有;其二是没有先分析主动力情况,没有分析清楚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默认(随意假设)成摩擦力朝某某方向。(2)滑动摩擦力:中FN随意取作mg或mgcosθ。(3)叠加体问题中,分析地面对下面物块的摩擦力时,算掉了上面物块的重力(上面物块的对下面物块的压力)。6、作用力有些题目问的是斜面对物块的作用力——这个作用力,是指斜面对物块的所有的力的合力,即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而不只是支持力。7、、空间受力当一个物体所受的力不在一个平面内时,则需要根据对称将力分解到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然后一个平面一个平面的处理,而不

4、能乱套。8、弹簧相关的动态问题其一,一定要注意弹簧的初态是压缩还是拉伸,并计算出相应的形变量;其二,一般情况下,物块并不是一接触弹簧就开始减速,或者离开弹簧才开始减速,而是先加速后减速,中间有一个速度最大的位置——受力平衡的位置,弹簧弹力和其余的力等大反向的位置。9、弹簧、轻绳弹力突变与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轻绳中弹力可以突变,用实际情景模拟过程即可得知变化细节;若轻弹簧两端均被约束(可以是固定于某处、也可以是惯性约束——连接于某一有质量的物体上),则弹力不能突变,但是当轻弹簧的一端突然变成自由端(比如剪断),弹力立即消失。10、分离问题分

5、离条件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压力FN=0,但是有些同学容易认为,两物体分离时,其中一个物体是受力平衡——其实,分离之前一直到分离瞬间,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在垂直接触面方向)一直有相同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即分离瞬间,两者是有相同的加速度的,分离的原因是之后加速度逐渐变得不同从而导致速度、位移不同。11、临界问题(运动学、叠加体动力学、竖直平面圆周运动)(1)运动学临界问题:顾此失彼,往往考虑一个限制忘了另一个!如:直线运动——加速度限制、速度限制、位移限制。(2)叠加体动力学:临界条件不清,研究对象不明——从受力简单的分析起,叠加体

6、注意传动关系。(3)竖直平面圆周运动:轻绳(轨道内侧)、轻杆(管道)等模型之间混淆不清,乱套结论。12、传送带问题——第二阶段运动很多同学不加分析地以为当物体速度加速到和传送带相等后,物体就和传送带相对静止做匀速运动了。其实第二阶段的运动性质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判断)——根据μ与tanθ的大小关系分析。13、超重——竖直加速度向上,可以是竖直加速上升、减速下降,也可以是沿斜面加速上升、减速下降,还可以是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最低点等。14、曲线运动特点:合外力指向轨迹内侧;法向合力改变速度方向,切向合力改变速度大小。15、匀变速运动包括匀

7、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斜抛物体的运动),即所受合力为恒力的运动,加速度不变的运动。16、平抛运动——落点约束其一,不知道分析落点约束的几何性质;其二,随意作图,随意分析,不注意一些基本结论。17、圆周运动具有重复性——周期性,从而会引起多解,需要特别注意。18、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题目告诉人造卫星离地高度后,不要把轨道半径算成是其离地的高度,而是要加上地球半径的。19、三星比较两两把握联系点——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角速度相等;同步卫星与近地卫星同属圆周轨道模型,;近地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的轨道半径相等;赤道上的物体的运动不能

8、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来分析;比较赤道上的物体与一般卫星的速度加速度关系,需要将同步卫星补充进来作为一个比较的桥梁。20、比较椭圆轨道上的速度大小关系时,应作出相应高度处的圆周轨道——借助圆周轨道与椭圆轨道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