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37404
大小:2.81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11-14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 鲁人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语文5《归去来兮辞(并序)》教案鲁人版必修1【知识与能力】1.识记陶渊明的相关文学常识,并背诵全文。2.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过程与方法】1.把握“辞”的文体特征,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2.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蕴含于文字间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2.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
2、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重点)2.掌握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字词。(难点)过程与方法1.把握“辞”的文体特征,积累文言知识,培养文言语感。2.通过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蕴含于文字间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味诗人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的无限欣喜之情。2.学习作者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把握辞中淡远潇洒的风格,在朗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头脑中能浮现诗人的形象。2.了解辞的文体特点。【能力目标】1.运用辞的特点,进一步领会诗人的感情及志向。2.提高把握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情感目标】1.感受
3、作者解印去职的原因是“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2.感受作者在文中着重表达的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整体感知《归去来兮辞(并序)》被欧阳修评价为:“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一篇而已。”清新淡远而又洒脱的风格是其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作者辞官是因为官场的黑暗,但文章中却只字未提,只言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他决定今后不再跟达官贵人来往,也仅用“息交以绝游”一语轻轻带过,胸怀何等洒脱。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从肺腑中流出,不见斧凿之痕。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
4、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整体感知本文是晋安帝义熙元年(405)作者辞去彭泽令回家时所作,分“序”和“辞”两节。“序”说明了自己所以出仕和自免去职的原因。“辞”则抒写了、和归田后的乐趣。通过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劳动生活的歌颂,表明了他对当时的政治,尤其是的不满和否定,反映了他的高尚情操,也流露出委托乘化、乐天安命的消极思想。全文语言流畅,音节和谐,感情真实,富有抒情意味。【答案】归田的决心归田时的愉快心情仕宦生活蔑视功名利禄整体感知初读课文,试着分析《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什么样的作品?【提示】在文学史上,《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一篇很著名的作品,宋朝
5、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甚至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而已。”这样的推崇未必恰当,这只是说明这篇文章之所以这样受人推崇,是因为作者在当时不愿与混浊的社会同流合污,蔑视和厌恶官场的卑鄙生活,感情真挚,写得富于诗情画意,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都有独到的地方。文章的主体是有韵的“辞”。主体之前有个“序”,说明写这篇文章的原由,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的用意以及作者的思想和情操。主体的“辞”从厌恶仕宦生活,决心弃官回家写起,说明了“归去”的当然;有了这层意思,对比之下,下文归去之后的生活就显得更加欢乐。接着用三段文章写归去之后的生活和感受。一段写到家之后,庭园之内的
6、欢乐和安闲,另一段写田间耕作和纵情山水的乐趣,最后一段写乐天知命、乘化任运思想下的无忧无虑。三段写了三层意思,一层比一层深远。思维导图归隐的原因和过程初入家门时的场面归家后的日常生活定居田园时的乐趣总结过去并展望未来仆人迎接孩子等候路径将荒松菊犹存举家欢宴兴高采烈居住陋室自酌自饮散步成趣纵情山水归家生活怡然自得亲友往还琴书为伴耕种西畴驾车乘舟归去来兮辞(并序)思维导图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安命居家之乐室中之乐人情之乐农事之乐出游之乐田园之乐田园之乐归去来兮辞(并序)思维导图文学常识走近作者陶渊明相关资料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
7、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并序)》等。走近作者陶渊明(365~427年),(朝代)大诗人。名潜,字,世称“”。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表达出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如《》《》。但也有少量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寄寓抱负的篇章。【答案】东晋元亮靖节先生饮酒归园田居走近作者你对本文的作者了解多少?【提示】陶渊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