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36347
大小:14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4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14 现代世界政治(测)(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14现代世界政治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得分_______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15*4=60分)1.如果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条件下帝国主义列强忙于相互厮杀而无暇进行干涉,俄国革命就很难如迅速地取得胜利;假如没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坚强领导,俄国革命也不可能取得成功。这说明十月革命的胜利A.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民主B.充分发挥了工农兵联盟的巨大优势C.首创了暴力革命的先例D.体现了客观条件与主观因素的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2.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
2、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944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D.1949年中国的南京【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首都、宫邸和不远处河面上战舰的炮声等信息可以判断得出,该起义是俄国十月革命中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与十月革命中“阿芙乐尔”号炮击冬宫相吻合。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7.下面是有关当
3、今国际形势的一幅漫画。漫画反映的是A.美法争夺世界霸权地位B.多极化趋势大大加强C.军事政治集团不断涌现D.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答案】B【解析】【详解】【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国际形势”“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联系所学当今国际形势----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表现分析解答。8.下图所示反映的是二战后的一次大国较量。对此叙述正确的是A.美苏通过谈判结束核危机B.美洲成为美苏冷战的重点C.苏联在冷战对抗中占据优势D.美国全境受到短程导弹威胁【答案】A【解析】【详解】【点睛】古巴导弹危机:它是由于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
4、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引起的,苏联为了扳回战略劣势,而在古巴部署导弹。这是冷战期间美苏两大国之间最激烈的一次对抗。这次危机虽然仅仅持续了13天,美苏双方在核按钮旁徘徊,使人类空前地接近毁灭的边缘,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最后以前苏联的妥协而告终,其中有不少值得总结、反思的经验教训。12.1948年12月,美国驻巴黎代表大卫·布鲁斯建议在法国举行以“真实的美国”、“农业生产率”和“从人到人”为主题的巡回展览,既关切法国工人阶层,也深入法国的小农场联合体,甚至参与地方的很多事务。其主要意图是A.争夺“中
5、间地带”抑制苏联霸权B.推动欧洲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C.顺应实施欧洲复兴计划战略的需求D.扭转战后法国农业生产落后的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点睛】欧洲复兴计划,又名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并整整持续了4个财政年度之久。在这段时期内,西欧各国通过参加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总共接受了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13.2018年的大国互动似乎有点“
6、反传统”,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采访中把传统盟友欧盟称为“对手”;其后又冒着巨大的国内政治压力与俄国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中欧领导人会晤发表联合声明,强调“要抵制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支持推动全球化”。由此可推断A.美欧之间的盟友关系已经破裂B.美俄关系有望迅速实现正常化C.美国霸权的跌落已经成为事实D.多极化和全球化在艰难中前行【答案】D【解析】【详解】14.下图为1962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幅漫画,标题为《朽木难雕》。这幅漫画表明A.美国陷入经济滞胀B.政府干预宣告失效C.意识形态影响明显D.越战拖垮美国经济【答案】
7、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962年《人民日报》丑化美国经济发展,说明受意识形态影响较大,C选项符合题意。美国经济陷入滞胀是在20世纪70年代,A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政府干预宣告失效,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B选项排除。越战拖垮美国经济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3)因素: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际局势。(3)结合所学,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外交交往要以国家实力为后盾。而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家外交政策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二月
8、革命算是否定了沙皇体制;十月革命也仍只否定了西方现代的代议政治,代之以一党专政。然则这一党专政的模型与尺度全无着落。列宁于1918年初迁居克里姆林宫的时候,他不可能有明确合理的蓝图,预筹日后的局面;多方面还是东扯西凑,因时就势。而且严格言之,斯大林之所经营,还是承袭上述7年的战时体制,否则今日70年后的改革开放就无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