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5108
大小:290.06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7-08-04
《基于拓展内销市场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计学基于拓展内销市场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预期目标:文章在充分研究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有关的理论基础上,以拓展内销市场的企业为背景,以拓展内销市场信用风险的来源和成因为出发点,并结合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例,提出企业如何有效防范和减少内销信用风险的对策。研究意义:内销市场的信用风险与外销市场有不同的特征,也是困扰企业拓展内销市场的难题之一。通过加强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有利于企业拓展内销市场;通过加强对企业信用风险的管理,有利于企业防范信用风险的
2、发生,控制信用风险程度,降低坏账损失,提高资金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回收率,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完善企业相关管理制度,促进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有效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我国企业扩展内销市场的信用风险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已经是一个历史性的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国内外一直没停止过对此问题的研究。(1)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然至今已有20余年的
3、时间,却仍未能形成真正的商业信用环境。国内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企业的信用风险的成因,想从源头找问题。林健(2003)研究认为目前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主要有:(1)债权保障制度不够完善;(2)企业忽略信用管理,无法判断客户信用状况;(3)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管理制度,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4)三角债。于研(2004)从分析企业信用风险的成因入手,阐述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管理原则和制约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杨天宇(2006)14认为在理性人假设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失信行为是在既定偏好、
4、既定制度约束下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我国对信用风险度量、管理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年代末期。目前国内对有关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李志辉(2001)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流行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并结合自己对于国内信用风险管理现状的认识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沈沛龙和任若恩(2002)对目前国际上著名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了模型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技术和方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朱小宗、张宗益、耿华丹(2004)在评析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5、的基础上,对著名的四种模型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贺斌斌(2007)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神经网络的总体判定准确率高于因子分析法,并认为神经网络模型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叶蜀君(2008)对信用风险的产生机理进行博弈分析,分析了信用突发事件、宏观经济因素、行业因素和企业经营状况对信用风险的影响,而后建立了以突变理论为基础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并且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2)国外研究现状:在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
6、信用管理是企业的生命,没有一个完善、有效的信用管理体制,企业将缺少足够的竞争力,最后将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Arrow(1974)认为信誉是一种商品,具有真正的实际的经济价值。Sauermann等人(1978)指出,信誉与信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英籍美国学者查尔斯双普顿和阿尔方斯.特龙佩纳通过调查指出,绝大部分的企业经理人都已经认识到,企业失信行为导致了企业成本的增加。Kreps(1984)认为在市场契约不完全条件下,买卖主体声誉的损坏有损今后的利益。西方学界和业界对信用风险的分析方法和计量模型的研究
7、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并且一些成果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Kreps,Milgrom,roberts和Wilson(1982)提出的声誉模型(KMRW模型),通过将不完全信息引入重复博弈证明了参与人对其他参与人支付函数或战略空间的不完全信息对均衡结果有重要影响。近期,国外对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混合度量模型和集成度量模型上,AlexanderJ.McNeil(2007)运用基于贝叶斯理论的线性混合模型对投资组合的信用风险进行研究;LeanYu(2008)运用多阶段神经网络集成模
8、型对上市公司信用风险进行评估;ElianaAngelini(2008)运用神经网络组合模型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研究等。AmitChatterjee和DavidMilam(2008)运用(LOB)的工具,以战略上逼近集选区和全面的风险管理方法调整有效的风险监督企业战略、制度化策略设置和业务流程控制14,从而从合规及风险管理中获得竞争优势。1.参考文献[1]何平.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2]李爽.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