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51486
大小:149.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13
《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4)(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周练试题(4)(含解析) 一.选择题(共49小题)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 )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2.自国家产生以来,“如何治国”成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共同话题。春秋时期的管子曾有这样的看法。“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也;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这里管子主要强调( )A.
2、君主的才能B.制度的建没C.人才的任用D.创新的意识3.《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以待百事。”材料反映了( )A.等级森严的分封制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三纲五常”的原则D.“天人感应”的思想4.《通典》记载:西周时期,“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磔)之”;“凡有爵者,与七十者,与未龀者,皆不为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刑法( )①维护权贵利益②注重公平正义③重视宗法伦理④保护私有财产。
3、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江苏连云港尹湾出土的西汉永始四年(公元前13)前后的东海郡《集簿》的前3行:(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西汉中央行政设置情况B.县、邑、侯国是上下级的关系C.这里的候国是分封制产生的D.这里的县邑长官是由地方选出的6.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下旨:“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监督伺察)。”其目的在于( )A.缓和三省矛盾B.分割宰相权力C.评议皇帝得失D.加强君主集权7.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
4、。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 )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8.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B.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
5、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因考试乃一种公开竞选,公平无偏滥。……寒苦子弟,皆得有应考之可能。又考试内容,全国统一,有助于全国各地文化之融结。……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预有大效。”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说:“科举制度全面推行……任何人,只要能证明自己是受过教育的合格者,都能跻身俸禄补缺等级。”在论述科举制度的主要意义上,两者都强调( )A.可以消融社会阶级B.有利于各地文化融合C.通过考试的方式跻身仕途D.加强了中央集权10.太平天国后期的领导人之一李秀成论“天朝十误”指出“一、误国之首,东王令李开芳、林凤
6、祥扫北败亡之大误。……四、误不应发林绍璋去相谭(湘潭),此时林绍璋在相谭(湘潭)全军败尽。五、误因东王、北王两家相杀,此是大误。……七、误王不问政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客观的分析B.所言不符合历史事实C.其中第一误是导致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D.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11.朱维铮在《重读近代史》中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直到民国,苏南农村说到‘长毛’,仍然鲜有好话。”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太平天国运动B.
7、辛亥革命C.国民革命运动D.土地革命12.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13.《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