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五 人教版

ID:45438152

大小:67.3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五 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五 人教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五 人教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五 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五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五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二.教学重点:1、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运行原理。2、对第一宇宙速度的确切理解。三.教学难点: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纪元。我国在70年代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相继发射了多颗不同种类的卫星,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还发射了“神舟”号试验

2、飞船。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卫星的知识。(二)进行新课1、人造地球卫星(1)牛顿对人造卫星原理的描绘。设想在高山上有一门大炮,水平发射炮弹,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就越大,可以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颗炮弹将不会落到地面,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2)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动力学原因:人造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人造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小。提出问题: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呢?,可见

3、: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角速度小,周期长。引入: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小,是否发射也容易呢?这就需要看卫星的发射速度,而不是运行速度。2、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⑴推导:问题:牛顿实验中,炮弹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发射,才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6370km。分析:在地面附近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即为地球半径。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又∵∴结论:如果发射速度小于7.9km/s,炮弹将落到地面,而不能成为一颗卫星;发射速度等于7.9km/s,它将在地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要发射一颗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的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7.9km/s。可见,向

4、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要困难。⑵意义: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所以也称为环绕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大小。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脱离速度。注意: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3)第三宇宙速度。大小:。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注意: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卫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

5、,成为一颗人造行星。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3、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1)发射速度:发射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的初速度,一旦发射后再无能量补充,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2)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地面飞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三)例题分析【例题1】有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行,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4:1,求

6、这颗卫星的:⑴线速度之比;⑵角速度之比;⑶周期之比;⑷向心加速度之比。解:⑴由得所以⑵由得所以⑶由得⑷由得【例题2】地球半径为6400km,在贴近地表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速度为7.9×103m/s,则周期为多大?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解:⑴;⑵由得:思考: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min的人造地球卫星?(四)课堂小结人造地球卫星的动力学原因。宇宙速度。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五)布置作业课本P110⑶⑷⑸人造卫星宇宙速度(Ⅱ)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以及卫星中的失重现象。2、知道同步卫星的知识及应用。二.教学重点:同步卫星的特点及应用三.

7、教学难点: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启发式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造卫星进入轨道后,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卫星是否处在平衡状态?卫星中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二)进行新课---人造卫星中的“失重”现象(1)轨道处的加速度卫星正常运行时,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则,此加速度也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因此,卫星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2)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卫星中的物体跟随卫星一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引力全部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其加速度即为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而对支持物没有弹力作用,处在完全失重状态。凡是工作原

8、理与重力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五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物理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五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人造卫星做圆周运动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二.教学重点:1、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及运行原理。2、对第一宇宙速度的确切理解。三.教学难点: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的区别。四.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式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航天时代的新纪元。我国在70年代发射第一颗卫星以来,相继发射了多颗不同种类的卫星,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还发射了“神舟”号试验

2、飞船。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卫星的知识。(二)进行新课1、人造地球卫星(1)牛顿对人造卫星原理的描绘。设想在高山上有一门大炮,水平发射炮弹,初速度越大,水平射程就越大,可以想象当初速度足够大时,这颗炮弹将不会落到地面,将和月球一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2)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动力学原因:人造卫星在绕地球运行时,只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作用,人造卫星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3)人造卫星的运行速度。设地球质量为M,卫星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由于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可见: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线速度小。提出问题:角速度和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呢?,可见

3、: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角速度小,周期长。引入:高轨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小,是否发射也容易呢?这就需要看卫星的发射速度,而不是运行速度。2、宇宙速度(1)第一宇宙速度⑴推导:问题:牛顿实验中,炮弹至少要以多大的速度发射,才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半径为6370km。分析:在地面附近绕地球运行,轨道半径即为地球半径。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又∵∴结论:如果发射速度小于7.9km/s,炮弹将落到地面,而不能成为一颗卫星;发射速度等于7.9km/s,它将在地面附近作匀速圆周运动;要发射一颗半径大于地球半径的人造卫星,发射速度必须大于7.9km/s。可见,向

4、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要困难。⑵意义: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所以也称为环绕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大小。意义:使卫星挣脱地球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脱离速度。注意:发射速度大于7.9km/s,而小于11.2km/s,卫星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卫星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不再绕地球运行。(3)第三宇宙速度。大小:。意义:使卫星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注意:发射速度大于11.2km/s,而小于16.7km/s,卫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

5、,成为一颗人造行星。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等于16.7km/s,卫星将挣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3、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1)发射速度:发射速度是指卫星在地面附近离开发射装置的初速度,一旦发射后再无能量补充,要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速度不能小于第一宇宙速度。(2)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指卫星在进入运行轨道后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当卫星“贴着”地面飞行时,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当卫星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三)例题分析【例题1】有两颗人造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行,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r1:r2=4:1,求

6、这颗卫星的:⑴线速度之比;⑵角速度之比;⑶周期之比;⑷向心加速度之比。解:⑴由得所以⑵由得所以⑶由得⑷由得【例题2】地球半径为6400km,在贴近地表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速度为7.9×103m/s,则周期为多大?估算地球的平均密度。解:⑴;⑵由得:思考:能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min的人造地球卫星?(四)课堂小结人造地球卫星的动力学原因。宇宙速度。发射速度与运行速度。(五)布置作业课本P110⑶⑷⑸人造卫星宇宙速度(Ⅱ)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以及卫星中的失重现象。2、知道同步卫星的知识及应用。二.教学重点:同步卫星的特点及应用三.

7、教学难点:卫星在轨道上运行时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启发式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造卫星进入轨道后,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卫星是否处在平衡状态?卫星中的物体处于什么状态?(二)进行新课---人造卫星中的“失重”现象(1)轨道处的加速度卫星正常运行时,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则,此加速度也等于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因此,卫星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2)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卫星中的物体跟随卫星一起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引力全部提供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其加速度即为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而对支持物没有弹力作用,处在完全失重状态。凡是工作原

8、理与重力有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