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36915
大小:9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四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选择题1.“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财产轻便),其产约则轻(容易)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这段话主张( )A.民贵君轻 B.重农抑商C.农商并重D.寓兵于农解析:选B。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题干材料认为人民从事商业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阶级统治,应该重农抑商,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2.桓宽在《盐铁论》中这样描述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的情况:“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铁官卖器不售,或颇赋与民,卒徒作不中呈,时命助之,发征无
2、限,更徭役均剧,故百姓疾苦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本质上反映了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的后果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的目的在于巩固其统治的经济基础C.盐铁官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盐铁官营给地方官剥削民众的机会解析:选C。由题目中的信息“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耰啖食”“徭役均剧……百姓疾苦”可知盐铁官营制度不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且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故C项正确;题目中未涉及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实行盐铁官营制度的目的,故B项错误;题目中未涉及地方官利用盐铁官营制度来剥削民众,故D项错误。3.“商籍
3、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遁其有无,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B.“生民在勤,所宝惟谷”C.“工农商虞本为一体,皆富民之政”D.“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解析:选C。解读题干可知题意反对重农抑商,认为农商都很重要,故C项与题干相符,本题选C项;A、B两项反映的是重视农业,暗含重农抑商之意,故排除;D项意为“人民是国家的根本,衣食是人民的根本”,与题意不符,故排除。4.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至绅富,下至委巷工
4、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材料表明( )A.农本思想受到冲击B.“以末致富,以本守之”成为社会风气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农业发展为工商业提供了资金保证解析:选B。农本思想受到冲击与材料意思不相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绅富”“委巷工贾胥吏”将所得的大量金钱用于买田置地,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人们在经营工商业致富后拿钱买地,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故排除。5.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步骤。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
5、是( )第一步第二步甲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乙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远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丙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丁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D。从表格看出,甲的结论是依据文献资料《战国策》得出的,文献资料具有主观色彩,不如实物史料,排除A项;乙的依据是了解制船工艺,工艺不能说明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排除B项;丙的
6、观点是以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得出,但史书只能说明黄道婆织造技术的好坏,不能说明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排除C项。丁的结论得出是依靠原始的实物史料,最具有说服力,故选D项。6.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 )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B.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C.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D.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解析:选D。鸦片战争前中国闭关
7、自守,但仍开放广州作为进出口贸易港口,十三行成为重要的贸易机构,从材料信息“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可知选择D项。7.晚清诗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根据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海禁“大错”主要指( )A.阻碍新的生产方式产生B.助长了盲目自大的思想C.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D.阻断了海外市场的开拓解析:选D。海禁政策并没有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A项错误;海禁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一定程度上使国人盲目自大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材料强调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主要“大错”是丧失了与国外市场
8、的联系,故B、C两项排除,D项正确。8.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