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32557
大小:18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卷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四川汶川发生的8级强烈地震,给震区民众带来巨
2、大损失。“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温总理在地震灾区的精彩话语成为支撑我们战胜灾情最温暖的力量,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答案】B【解析】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孔子主张“仁”,而孟子则主张“仁政”,主张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贴民情,所以在我国古代先哲中,第一次将民的地位、作用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B项
3、孟子。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其中儒家思想A.提供了积极进取和改革精神B.提供了无为的哲学思想C.提供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D.提供了民主思想【答案】C【解析】考点:儒家的思想主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与理解能力。分析选项可知,A体现的是法家的作用;B是道家的;C是儒家的;儒家思想只是具有民本思想,谈不上“民主思想”,故D错误。所以应选C。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有成。”这一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答案】B【解析】考点:本题主要考
4、查学生对道家的思想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材料体现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应选B。4.《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答案】C【解析】考点:道家思想。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道德经》是老子的思想,A项是孟子的思想,排除;B项是法家思想,排除;C项是无为而治的思
5、想,符合题干信息,故C项正确;D项是民主思想,与题意不符,故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5.春秋战国时,某位思想家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位思想家是谁?A.墨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答案】B【解析】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出自《韩非子·物权》,天下四方有事件发生,而要害在中央之地。圣人(皇帝)把持着要害之所,四方的诸侯都会来朝拜,加强中央集权。所以答案选B。墨子主张①兼爱非攻;②天志明鬼;③尚同尚贤;④节
6、用节葬。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庄子主张齐物论,逍遥。6.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发展”主要体现为A.由“无为”发展为“有为”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答案】C【解析】考点:董仲舒的思想。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道家主张无为,故A项错误;先秦儒学也带有人文主义色彩,因此B项不属于发展,故排除;先秦儒学主张推行德治、仁政,反对暴政,汉代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的思想,极力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D项也是两者的相同点,不属于
7、发展的表现,故排除。7.圣旨诏书的开头语,常多“奉天承运”,梁山好汉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来做打家劫舍的事业。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B.君权至高无上,可以无限扩张C.君权神授理论已提出并得到社会认同D.此种提法来源于道家的学说【答案】C【解析】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材料内容反映的只是个现象,并不能说明中国古代封建迷信盛行,所以排除A项。B项为无关项,材料内容并没有涉及到此内容。D项内容与材料内容相反,故答案选择C项。8.“明明是流氓地痞、靠杀人放火、打家劫舍发迹的人,只要一登皇位,就自然而然戴上这样神圣的
8、光环(即‘奉天承运’、‘继天立极’)”。下列为“戴神圣光环”提供相应理论基础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