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

ID:45432364

大小:466.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13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_第4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新文化运动》导学案一、教材分析【必修三中】本节课是讲述近代中国思想领域的内容之一,紧密联系必修一(政治模块)和必修二(经济模块)相关内容。在中国近代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世界史上横跨中西。【本专题中】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顺应世界之潮流》的延续和后一节《马克思在中国的传播》的铺垫.【本节课中】通过学习,有助于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产生的重大影响,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二、学情分析农村高中学生基础较差;高二学生思想较活跃,对历史知识感兴趣,有较大提

2、高理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在初中初步学习了新文化运动,读过鲁迅、胡适等文人的一些作品,有一定的文史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应用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提供多种史料,提高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②通过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

3、题的能力。③通过分组学习,讨论,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要独立富强,必须提倡民主与科学。感受陈独秀、蔡元培等人表现出的无畏探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将来为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重点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其内容。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对其进行辩证评价四、教法与学法1、教学理念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学生较直观的感受、体验、领悟历史,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文史哲结合:充分利用新文化运动领袖的

4、著作,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2、教法学案导学法---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史料教学法---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情景教学法---身临其境于特定历史环境3、学法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感悟探究,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②通过史料教学,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治学方法和感悟历史的能力;品味中思考与感悟(运用熟知内容分析历史)③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学会理解、欣赏他人。4、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印发《新文化运动学案》五、教学过程设计(一)

5、、导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展示相关图片文字,让学生切身感受时代的气息,很好的进入课堂,思考问题。中华民国成立1914年袁世凯祭孔祭天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5月9日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中华民国成立020406080纱厂纱锭资本(百万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概况1911年1919年问题设置:结合材料思考:1912——1915年的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出现了哪些有利于中国发展的重大事件?为了探索中国向何处去,资产阶级掀起什么运动,概括其标志、代表、指导思想、基地等。设计意图:通过重大事件图

6、片、图表,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突出课文主题:新文化运动背景。通过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史料,阅读教材,感悟新文化运动的必然性,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去分析。(二)、高扬民主科学的大旗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阅读中思考与感悟(展示材料)材料一: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材料二: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

7、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材料三:陈独秀认为“民主”、“科学”是使近代欧洲社会飞跃发展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它使人们摆脱“奴隶之羁绊”,取得“民主自由”之人格,进而摆脱蒙昧时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之下若舟车只有两轮焉。”问题设置: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

8、“赛先生”的目的是什么?这两位先生有何具体所指?“德先生”与“赛先生”各自的内涵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补充陈独秀关于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的材料,及对民主科学作用的论述。学生就能够得出: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看待客观事物的科学观点。这体现了论丛失去的历史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材料能力。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品味名著,感悟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