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课件翻译和断句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课件翻译和断句

ID:45410121

大小:1.46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11-12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课件翻译和断句_第1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课件翻译和断句_第2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课件翻译和断句_第3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课件翻译和断句_第4页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课件翻译和断句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语文模块突破复习课件翻译和断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考点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断句)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理解)。对这个考点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解读: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所谓“翻译”,是说能用现代汉语把古人文章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说试卷所给你的“那篇文章当中”,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当然,考纲规定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给“难易”画了一道线,生僻、古奥的文章不会出现了,但涉及的范围还是相当的大,何况还有各类文体的不同。所以,这一考点的空间很大,难度也很大。“断句”是近几年新兴的文言阅读

2、考查的题型,2008年已有北京、重庆、浙江、广东和2009年重庆、江苏、等试卷,考查过这方面的知识,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其命题特点具有以下特点:本考点高考设题采用主观题型,设置2~4道小题,以3道小题居多;对要求翻译的句子的选择,充分考虑下列因素:一是成为理解句子关键或难点的若干常用实词,以一词多义为主;二是句中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三是句式与现代汉语有异;四是句子的语气有特点;五是前后分句的层次关系要有恰当体现。要求翻译的句子,绝大多数直接从文言阅读材料中提取,也有另给一小段阅读文字,从中提取要求翻译的句子的。如2008年、2009年的北京卷所选用的阅

3、读材料,从较单一的史传文字到多种文体共存,以史传文字居多。近几年,这一考点的赋分经历了从5分到8分再到10分的变化过程,说明了文言文翻译题越来越被重视。根据对近几年高考试卷的分析,结合2010年《考试大纲》的理解,特对2011年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作如下几点展望:1.文段选取会更灵活,散文将取得更多的席位就文段选择而言,史传类文段考查了这么多年,考查比较单一,很少有什么变化,而古代抒情性或议论性散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烈的感情和深刻的理性思辨成为很理想的文段,篇幅一般短小而容易取舍,并且也符合“浅易文言文”的标准。2.文言考查难度将加大随着文段选取和考查内容的多元化,文言考查难度

4、将会进一步加大,因为对文言阅读能力要求已经提高。首先在读懂上,文言散文比传记文学相对更难,文言散文不是一读就懂,而是需要诸多推理和思辨,才能把握住作者表达的情感和主旨。而考点限制的取消必然加重复习文言文的负担,对语文课本内出现的重要文言现象都要认真对待,复习的范围会更广。3.文言句子的翻译要求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近几年不断提高对文言句子翻译的分值,由6分逐渐提到了10分。这无疑要求考生对译文的质量有一个较高的要求,不论是对采分点的把握,还是对译文的畅达,都有一个严格的赋分标准。因此,要求考生在翻译句子时,要综合考虑下面一些因素:一是与选文所记所议的人、事、物、理等关键密切相关;二是

5、多义词的几个义项在文中如何判定有一定的辨析难度;三是某个词有活用现象、通假现象等;四是有固定的句式;五是有突出的语气起辅助表达作用;六是有个别生词要在上下文中去合理猜测其意义。这些是读懂文言文要解决的一个一个的点,也是命题绕不过的一道一道的坎,当然也是评卷给分的地方。考虑这些年在此考点上的命题,可以说没有例外。4.断句将受到命题人的青睐翻译题由最初从第Ⅰ卷阅读材料中“脱胎”而来的一统天下,变为另设新材料考查;由单纯的翻译变为翻译、断句两种形式同时出现,如2008、2009年重庆卷,翻译和断句同时出现,总分值为10分,2008年北京卷只设置断句题,赋分5分,2008年广东卷设置的断

6、句为4分,2009年江苏卷的断句为6分。(文科附加题)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48页一、文言翻译本考点是对前面所述考点的综合考查,因而所列就不再是具体的考点,而是综合性的。一般来说,一道翻译试题2~ 4分,译出句子大意得1分,译出一个关键处得1分(这里所说的”关键处”往往是一个重点词或者一个特殊句式),本节就是将这些关键处一一列出,提请考生注意。(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含有词类活用的句子是高考命题的一项常考内容,翻译时,可先判断出词类活用的类型,然后据此推断其意义,再加以翻译。例: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②自古及今,未有穷

7、其下而能无危者也。③可晨驰至富家,发椟出券归其主。④大用则王,小用则亡。⑤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⑥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①句中的“奇”字为意动用法,应译为“对……感到惊奇”。此句应译为:②句中的“穷”字是使动用法,应译为“使……窘迫”。此句应译为:③句中的“晨”是名词用作状语,可译为“早晨”“一大早”。如果不能识别“晨”是名词活用就很难获得满分。此句应译为:④句中的“王”本为名词,在句中用做动词,译为“称王”。因此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