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405243
大小:700.8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入学考试试题(I)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春秋决狱”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以后在司法实践中以《春秋》等儒家经典中的原则与精神作为案件裁量依据的司法审判模式。这说明汉代A.“三纲五常”成为法律规范B.国家法制遭
2、到严重破坏C.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实践D.百家争鸣局面走向终结2.生活中处处包含着历史。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C.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画家库尔贝绘画的对象往往是工人、农民、家庭主妇等,有人批评他是“崇尚丑陋”,他说:“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者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库尔贝的艺术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
3、实主义C.印象派D.现代主义4.“董仲舒提出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思想,构建了国家与家族之间的纵向顺从关系,同时将忠孝引入政治领域,使君臣关系披上了天地之道的外衣。”材料观点意在说明董仲舒A.继承了儒家原始的民本思想B.完善了儒家学说的思想体系C.将儒家学说提升为统治思想D.强化了家国同构的封建秩序5.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的一句话:“唐宋以来(科举盛行),一旦废止,士才无所用……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据此判断
4、,该同学的研究主题应是A.元杂剧兴盛的根本原因B.社会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C.科举考试在元代的发展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6.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此二种相反而适相成之态度,乃道教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而二千年吾民族与其他民族思想接触史之所昭示者也。”他的主要观点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学贯中西才能够创新中国文化C.中国文化本体论D.传承中国文化是民族精神寄托7.下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
5、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8.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据此推断,孙中山认为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B.民族和政治革命比社会革命更重要C.政治与社会革命的
6、目标可以迅速实现D.中国的民生问题较欧美国家更容易解决9.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10.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通称“南方讲话”。不符合南方讲话精神的是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B.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为辅,大力发展生产力C.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
7、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11.分析我国宋代至清代不同性质书院比例状况表(下表)可知,从宋代至明清,官办 书院比例总体上升并超过民办书院。这一变化可以说明 A.官办书院比例上升制约着古代文化的发展B.封建政府对思想控制呈现不断强化的趋势 C.书院比例变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明清民办书院的衰落12.当一位画家注视因贫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时,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轻的脸上色彩变化,在他决定画
8、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画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独有的黄色、蓝色和灰色的调子。下列作品与这位画家绘画风格特征相符的是A. B.C D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