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91016
大小:74.3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D.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2、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治国主张,下列观点属于儒家政治理想的是()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2、老死,不相往来B.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为勇者尽之于军C.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D.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3、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
3、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B、甲—道,乙—儒,丙—墨,丁—法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D、甲—道,乙—墨,丙—法,丁—儒5、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下列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
4、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Z-X-X-K]6、.2011年6月16日凌晨,我国大部分天空逐渐出现一轮红月亮,成为11年来月全食持续时间最长和食分最大的月全食。如果这一现象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最有可能的感慨是( )A.“皇天见异,天灾将至,各级官吏谨防以待。”B.“皇天见异,非祥瑞之兆,必有反民”。C.“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D.“此乃天理循环,日月运动所致,不足为虑。”7、“虎溪三
5、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8、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B、佛学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
6、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杆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正统思想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0、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11、“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
7、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2、在中国古代史上,宋代以前,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能见到妇女的身影;宋代以后,妇女逐渐被边缘化了。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纲五常”思想的提出B.儒学是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C.理学对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D.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13、隐士是古代远离权力中心的特殊群体,或洁身自好,守道不仕,或逍遥山林,与世无争。钱钟书在评价历代统治者对待隐士的态度时认
8、为,“为政者亦识隐士装点山林,其作用每胜于趋跄廊庙”。下列观点与之相似的是()A.“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B.“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C.“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D.“重贞退之节,息贪竞之风”14、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说到:“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