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001(简约本)

美学-001(简约本)

ID:45364539

大小:322.00 KB

页数:126页

时间:2019-11-12

美学-001(简约本)_第1页
美学-001(简约本)_第2页
美学-001(简约本)_第3页
美学-001(简约本)_第4页
美学-001(简约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美学-001(简约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美学原理1第一章美学第一节审美现象一、审美现象1.美无处不在旧石器时代,南方元谋人,北方的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石器工具的装饰。2旧石器时代: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画法国的拉斯科洞画中国仰韶文化的彩陶图案新疆的阿勒泰岩画3审美活动的变化。“环肥燕瘦”当代的审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审美领域空前广泛。4二、审美现象与审美体验1.什么是审美现象?审美现象是指一切有关人类审美活动所呈现的现象。广义地讲,任何与人类审美活动关联的现象,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审美现象;狭义地讲,审美现象是指人类生活对美的欣赏、发现和创造等一切活动而呈现的现

2、象。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基础之上建立了美学。52.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三大型式:“当它们以客观标准而存在时,多被名为真、善、美;当对应于理解方式存在时,其对应的心理功能多名以知、意、情;当以生存方式存在时,则多名以认知、实践、审美。”6自然领域是人类最早的审美领域。包括人类自身。社会领域的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现象最复杂、最集中的表现。艺术领域的审美,是美学研究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对象。73.审美现象的三个构成因素审美主体:发现和创作“美”的人。这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几乎决定了审美现象的价值。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审美对象(即审美

3、客体):一个供审美主体观照的感性形式对象。“审丑”的特殊现象。8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分为三个层次:(1)“静观”的关系。人以一种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对象,主体通过“静观”让对象形式凸现。9(2)“对话”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存在着一种辩证的互动,审美就在这个互动的动态关系中得到实现。(3)审美主客体进入物、我两忘的“存在”状态即审美主体忘情投入审美活动时,主体、客体的疏离消失了,进入了审美的“无我之境”。这是审美活动的最高境界。104.审美现象对于人类的意义(1)人类从审美活动中获得了审美体验。

4、(2)审美体验,是指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得到心灵感悟和愉悦,这个感悟和愉悦以特殊的感性积淀方式,积累于人类的历史中,从而成为促进人类不断进行审美活动的根本动力。11(3)在审美活动中,“审美就是自由的体验”。与科学、伦理的领域的体验不同,审美体验是基于理性消泯于感性的一种特别的心理体验,理性遁于感性享受之中,人类获得了心灵自由的愉快和狂喜。(4)因此,审美体验是审美现象的内在目的和动因;没有审美体验,就不可能有审美现象的存在。12第二节美学学科的形成一、美学之父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首先提出了“美学”(拉丁文Aesthet

5、ica)范畴以及理论框架,被尊称为“美学之父”。1.西方如何使“美”成为“学”?(1)美学独立的历史不长。审美现象源远流长。13(2)张法:“对事物的本质追求;对心理知、情、意的明晰划分;对各艺术门类的统一定义。西方文化对于事物本质的追求形成美学的最重要的支撑点。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认为事物的本质应能用明确的语言表达。柏拉图《大希庇阿斯》中首先提出“美”的本质问题,奠定了其“哲学美学的创立者”地位。14探求各具体艺术门类的统一性,即艺术之成为艺术的核心原则是什么。艺术在早期与技术、科学混淆在一起。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雕刻、绘画

6、、音乐、舞蹈、戏剧、诗歌等艺术才开始独立。黑格尔、丹纳的艺术哲学,把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定位为艺术,甚至美学被称为艺术哲学。15本于对于“知、情、意”的清晰划分,这根源于古希腊时代就非常发达的逻辑学。古希腊人对人的心理作了知、情、意的归类划分。知——研究“真”,逻辑学。意——研究“善”,伦理学。情——研究“美”,美学。162.美学之父鲍姆加登和美学学科的建立西方哲学的“认识论”阶段。哲学关注的问题是人类怎样获得知识和能力。莱布尼兹、沃尔夫等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分两种:理性能力、感觉能力。理性能力是主要的,它所构成的逻辑学是一切知识

7、的前提。感觉能力是混乱的心理能力,并不重要。17鲍姆加登认为人的感性能力是重要的,修整了沃尔夫思想体系中藐视或忽略人类感性的偏差,强调艺术及诗的存在合理性和价值。首先提出了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弥补了一个空白。即关于理性有逻辑学、意志有伦理学,而感性没有相应的学科的空白。为艺术寻找到了在人类认识能力与知识结构中的位置。18理性——逻辑学意志——伦理学感性——美学1735年,鲍姆加登发表的博士论文《关于诗的哲学沉思录》,第一次使用“Aesthetica”这个概念。1750年,他正式出版了《美学》第一卷,关于感性认识的理论。“感性

8、学”。19感性学的特点与研究对象—美、艺术。感性学是“作为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对以美的方式思维过的东西所作的共相的理论考察”,研究对象是美、艺术。20美学的目的与关于“美”的观念“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而这完善也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