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

ID:45363287

大小:2.23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12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1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2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3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4页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xx-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I)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24道,每小题2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体现“礼”、“法”并用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儒家思想更重视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但强调贵贱有序,排除A;道家思想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儒家强调人与人的和谐,法家强调人与法的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选C;儒家主张

2、“礼”、“法”并用,排除D。2.战国时期,孟子猛烈地批判墨家的“兼爱”思想,把它看作败坏先圣之道的“淫辞”、阻塞仁义的“邪说”。这是因为孟子认为“兼爱”思想A.违背宗法等级观念B.代表平民百姓利益C.宣扬积极救世情怀D.过于追求实用功利【答案】A【解析】【详解】墨子的“兼爱”是无差别平等的爱,而孟子强调维护合理的等级秩序,不认可“兼爱”,故选A;孟子也具有济世情怀和民本思想,故排除BC;“兼爱”并未反映出追求实用功利,排除D。3.据钱穆考证,周人语称雅,故雅言又称正言。孔子鲁人,日常操鲁语,惟于诵《诗》、《书》、执礼,此三者必雅言。这表明A.诸侯

3、各国尊崇传统文化B.儒家思想依靠雅言传播C.礼制尚能维护天子权威D.孔子对天下一家的认同【答案】D【解析】从孔子的语言使用情况来看,在平常的时候说鲁国的语言,在诵读经典和周礼的时候用雅言,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语言虽有异,但天下一家,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孔子一个人的态度;B选项错误,孔子平日里都用鲁国语言来传道;C选项错误,这时候周天子权威已不复存在。4.韩非子对君臣关系的看法是:“臣尽死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非父子之亲也,计数之所出也。”这一看法反映出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

4、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来看,韩非子强调这种君臣之间的买卖、交易、互相算计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关系改变了以宗法血缘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利益至上逐渐成为选官的主要标准,故答案为C项。法家思想作为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一家,未能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排除A项;韩非子指出君臣之间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非完全无诚信可言,B项说法绝对,排除;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汉武帝之后,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且不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排除D项。考点:中国传

5、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法家【名师点睛】法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在《汉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富国强兵、以法治国,是中国古代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法家先贤在法律界及法理学方面因做出了卓越贡献而闻名,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相当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5.《世界文明史

6、》中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当欧洲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导致中国思想家关注这一主题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国内社会的剧烈变动C.统治阶级政策的引导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可知,这一时期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现象,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故答案为B项。“

7、百家争鸣”现象与自然经济无关,排除A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百家争鸣”局面是当时的文化现象,题干所问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指向的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现象,然后联系所学史实,从这一现象的背景来确定导致“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这一主题的原因。6.近日,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绘有孔子画像的一块屏风上,记载有“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的文字,据此推测孔子应生于公元前566年。而比墓葬要早文献资料《史记》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前551年)对此,

8、下列说法比较准确的是A.墓葬出土的实物属于一手资料,比文献资料记载要可靠B.《史记》记载早于海昏候的时代,应更加接近历史事实C.孔子出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