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

ID:45355616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12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_第1页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_第2页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_第3页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_第4页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和学术性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转折、发现和革命的时期,创新是一种科学发现,它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对人类的认识在哲学高度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学术论文是表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学术论文的写作方法与规范是科学工作者、研究生、大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学术论文写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论是国际科学期刊还是国内期刊,都十分强调论文的创新性。一篇论文或一项研究课题规模不一定很大,但研究一定要深入,结论一定要深刻,要有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论文列入高水平论文就不会有疑问了。一篇学术论文的创新性至关重要。学术研究是人的活动

2、,在学术研究活动中,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没有学术规范,就很难有学术的发展。所以,学术研究的创新、论文写作的创新也要遵循相关的学术规范。创新在学术规范中可以分为逻辑、方法、形式三个层面,其中逻辑层面的创新作为思想观点上的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既是学术规范的要求,也是学术研究本身的内在要求,在规范层面它反映着研究成果是否符合研究的目的,在内容层面它体现着研究活动有无达到研究的深度。完全没有创新,只是平庸之作,甚至算不上研究;仅仅只是方法、形式上的创新,没有逻辑创新,可以称为满意的作品;只有在逻辑方法形式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才算得上杰出的研究。[1]树立创新本位,才是学术研究、论文创新的

3、第一任务。要创新,就要具备现代性,就要培养学术论文写作的现代意识,必须努力把握当代科学研究的这些新特点和新趋势,要探索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要以时代特征审视学科研究。思维、观念、方法等都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  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在从事某一学科、领域问题研究的过程中,引进了新的、别人没有用过或很少用过的方法。譬如,将自然科学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等等,只要是这些方法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而别人又没有用过,都可视为研究方法的创新。例如胡适、顾颉刚等人运用历史演进的方法,将文史研究

4、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胡适将这种方法概括为:(1)把每一件史事的种种传说,依先后出现的次序,排列起来。(2)研究这件史事在每一个时代有什么样子的传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建设,除了本学科内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外,还必须关注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的现状与趋势,积极引入其他学科领域的理论或方法,努力借鉴与学习他人之长,以促进本学科的持续发展。因此,有识之士指出,学科的创新方法之一,就是将其他学科领域中方法或理论引入本学科,以此解决本学科中有意义的问题,并有实际价值。再如我国古代普遍采用治经的方法来研究《诗经》,这就限制了《诗经》的研究水平,而闻一多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诗经》,从而使《诗经》研究达到

5、了一个崭新的水平。  今人史念海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采用文献调查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谭其骧在为其所著《河山集》第四集写的序中说:《河山集》初集所收论文,基本上还和包括我在内的一般老历史地理工作者一样,都是利用历史文献写成的。从第二集起,就一变而为一部全是用历史资料(包括文献与遗址遗物)与实际调查考察密切结合的研究成果。这就使中国历史地理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意义的重大,不言而喻。第二集的论文,主要是论述黄河流域地貌和植被的变迁那几篇,篇篇都取得惊人的成就。在第二集《自序》中举了若干文献考证无法解决的问题,因而一经实地考察便迎刃而解的例子中,就有永乐城、仙人

6、关、萧关、祁山、函谷关、潼关,以及战国与秦代长城遗址等军事上极关重要的条目。史念海采用社会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历史地理学也继承了前人的优良传统。他本人就谈到过这一点:“在禹贡学会成立之前,研究舆地之学的学人就已有重在目验的传统,所谓目验,就是实地考察,甚至正当考据工作最为盛行的乾嘉时期,有的学人也不以仅翻检征引旧籍为然。禹贡学会成立之后,颉刚先生就感到从事历史地理的研究,不能不实地考察,并以之为解决问题的必要的基础。这样的创见使多少世代以来,一直作为历史学辅助学科的历史地理,更接近于地理学。”  再则人们已注意运用自然科学知识来分析文学作品。如韩愈《李花赠张十一署》,首二句

7、云:“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杨万里有《读退之李花诗》序云:“桃、李岁岁同时并开,而退之有‘花不见桃惟见李’之句,殊不可解。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李,桃皆暗而李独明,乃悟其妙。”诗云:“近红暮看失燕支,远白宵明雪色奇。花不见桃惟见李,一生不晓退之诗。”此外,他在《东园晴步二首》之二中还提到:“浅暖疏寒十日晴,桃花红暗李花明。”程千帆特撰《韩诗〈李花赠张十一署〉篇发微》,用光学原理解释了“花不见桃惟见李”的现象,文章最后还说:“夫科学所以格物,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