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52140
大小:73.3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2
《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四课《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四课《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2013-4-121.全面理解加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重点)2.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3.理解政府实施“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重点)二、自学案——把握基础,夯实基础1、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2、怎样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哪些?4、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5、政府为什么要实施“阳光工程”?三、达标训练案——勤学苦练,游刃有余1、“干部用的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的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种干部任用公示制度A.表明公民有广泛的政治自由B
2、.有利于对政府依法行政的监督C.体现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D.表明公民享有选举权2、政府接受监督是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①保证权为民用②保证政府清正廉洁③提高行政水平和效率④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在我国,保证把人民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其关键是A.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B.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C.加强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D.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4、《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3、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 )①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②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③国家监察部和地方监察机关 ④国家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5、对“阳光工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政府推行“阳光工程”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体现②政府推行“阳光工程”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③政府推行“阳光工程”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在增强 ④“阳光工程”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6、某市政府为克服各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幅度过大带来的问题,将行政处罚权依法细化
4、,将细化后的标准向社会公布,接受市民监督。这项措施() A.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表达权,扩大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B.限制了政府的行政决策权,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 C.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D.增强了政府工作的公开度,扩大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权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度。在国家机关中,对行政权力具有内部监督功能的是()①加强党的立法和制度建设②深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③严格依法办事,全面推行政务公开 ④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和问责制度A.①②③ B. ②③④
5、 C. ①②④ D.①③④8、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了一份让人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其中,部分中央部门存在挤占挪用财政专项拨款和其他有专项用途的资金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和地方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切实进行整改,特别是重大违法违规和屡查屡犯的事件,要依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并将纠正情况和处理结果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报告。(1)材料中的监督形式是什么?四、探究案——理解运用探究提高探究一:一场令河南官场震动的“反贪腐”行动,在河南启幕。 2011年7月29日,河南省纪委向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提交的一份
6、报告称,周以忠(原开封市市长)在南阳、开封任职期间,涉嫌利用职务之便,为房地产开发商等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借逢年过节之机,收受党员干部款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据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数据,自xx年1月至xx年5月,河南省仅工程建设领域就查处贪污贿赂案件909件1121人,其中大案634件,县处级以上要案109人,厅级官员5人。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政治学道理。探究二:威信威信,有威有信。在一些地方,“大政府”眼下,一切都是“小”的,“小公司”、“小百姓”、“小法官”、“小记者”,只有在“大政府”里担任要职的,才算得上“大人物”。于是欠债可以不还,违法
7、可以行事,河南省洛宁县甚至可以动用交通警察拦截法院执法。这样的政府除了有威,还有何信可言?信之不存,威信何在?怎样建立政府的威信?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对“阳光工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政府推行“阳光工程”是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体现②政府推行“阳光工程” 是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③政府推行“阳光工程”说明政府的群众意识、服务意识在增强 ④“阳光工程”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A.① B.①② C.①②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