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16725
大小:117.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II)一、单选题(24个小题,每题2分,计48分)1.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出现了三个分属不同背景的政治派别:代表平原地带氏族贵族利益的平原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山地派。梭伦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是A.颁布“解负令”B.划分四个选区C.划分公民等级D.设四百人会议【答案】C【解析】海岸派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故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故C正确;颁布“解负令”代表山地贫穷农牧民的利益,故A错误;梭伦改革以血缘为基础划分四个部落选区组成四百人议事会,也不能体现新兴工商业
2、奴隶主的海岸派利益,故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代表沿海地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的海岸派”,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工商业奴隶主的经济优势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最能体现海岸派利益”的结论。2.梭伦在改革中曾颁布法令,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这一措施①必然遭到贵族的反对②得到了平民的大力拥护③有利于限制贵族任意兼并土地④最终实现了雅典土地的平均分配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的政策打击了贵族的既得利益,必然遭到贵族的反对,故①正确;平民要求获得土地,梭伦改革的政策顺应了平民的要求,得到了
3、平民的大力拥护,故②正确;“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任意兼并土地,故③正确;但该政策没有废除土地私有制,不可能最终实现雅典土地的平均分配,故④错误。故①②③组合正确,故选D。3.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都发生在人类的“轴心时代”,两次改革的目标和内容都有着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其在制度法理、公民资格、政治参与等方面存在着根本差异。这两次改革A.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基调B.对于贵族特权的态度截然相反C.都缩小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D.差异源于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答案】A【解析】商鞅改革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调,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这两次改革确立了东西方政治传统
4、的基调,故A正确;商鞅变法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梭伦改革也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故B错误;商鞅变法军功授爵,梭伦改革财产等级制,都扩大了政治参与群体的规模,故C错误;这两次改革的差异源于经济形态的差异,而不是两人思想意识的差别,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商鞅改革和梭伦改革”,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两次改革的内容、性质、作用、影响入手,即可认识到它们对东西方政治传统的影响,据此即可正确判断。4.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将其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物名字写在陶片上。如果某人得票超过半数,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此制度开创于A.梭伦执政时期B.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C.查理一世
5、执政时期D.拿破仑执政时期【答案】B【解析】由“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将其认为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物名字写在陶片上。如果某人得票超过半数,就会被放逐国外十年”可知描述的是陶片放逐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开始实行的,故本题答案选B项;ACD与题干无关。点睛:关键是通过材料信息得出陶片放逐法,然后结合雅典时期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做出选择。5.北魏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在内容和影响上的相同点包括①对社会风俗领域进行改革②推行新的土地制度③采取一些打击守旧势力的措施④促进了政权向封建化过渡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6.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
6、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这表明孝文帝。A.摒弃了鲜卑族的传统习俗B.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C.改革了鲜卑族传统教育方式D.重视推广先进的文化【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是开明的少数民族鲜卑族帝王,向往先进的汉族文化,在位期间,不断采取汉化措施,促使了本族与汉族的融合,全面接受先进的汉文化,改变了本族的落后面貌。北魏孝文帝喜好汉书,并深读研究要义,表明注重对汉文化的研习,故B正确;AC材料没有体现,材料只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喜好研读汉书,排除;推广先进的文化材料不能体现,故D错误。点睛:紧扣材料信息“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分析解答,排
7、除无关选项即可。7.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共同反映了A.鲜卑政权的封建化B.北方社会经济的繁荣C.北方民族融合趋势D.门阀士族腐朽生活【答案】C【解析】“汉人胡食”说明了鲜卑风俗对汉族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而“魏晋农家庖厨图”反映了北方各族在生活方式上的汉化,因而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趋势,C正确;ABC图片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点睛: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汉人胡食”“魏晋农家庖厨图”,结合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