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316316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1.称林则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A.认识到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主张学习西方,研究西方文化C.认识到列强侵略中国的必然性D.认识到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2.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了,对于“新”的主要含义,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观点,你认为最正确的是()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推翻清政府,改革国家体制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海之道”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
2、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观点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4.1896年,李鸿章出访欧美时旁听了英国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简直是一窝蜂似的吵架,“无甚可观”;而对记者关于“美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出路”的问题,李鸿章的回答是:清国政府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但这些企业的自主权应掌握在清国政府手中。这表明李鸿章()A.反对政治变革、出卖国家主权B.政治观点与外交理念在当时中国是最先进的C.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已等同维新派D.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
3、想认识5、“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近代中国持这一观点的应是: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派C、太平天国领导人洪仁玕D、19世纪末维新变法的领导人6、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骧。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胡适所说的“当时风气”应该是A.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纲五常的束缚开始摆脱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物竞天择”思想被宣传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
4、与科学”的呼声趋于强烈7.下列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A.魏源B.严复C.康有为D.曾国藩8.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康有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在幕后积极操作君主立宪制B.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主张C.顺应革命潮流推进社会的变革D.从西方文化中寻找变法依据9: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
5、D.新文化运动10.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11、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2.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
6、堪称“红色中华第一书”,初版的千余册立即销售一空,又应读者要求于同年9月重版。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这表明当时()A.中国人由此开始接触社会主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C.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成为时代主题D.中国知识界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13.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指()A.反对满洲贵族压迫B.反对帝国主义C.建立民主共和国D.平均地权14.“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B.
7、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15.在孙中山看来,驾驶汽车的车夫是有能而无权的,汽车的主人是无能而有权的。国民是主人,就是有权的人,政府就是有能的人。只有实行权能分开,赋予人民权力,才能管理好国家。这实质上反映了孙中山主张( )A.主权在民B.权能分开C.天赋人权D.自由平等16.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