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易学与中医

传统易学与中医

ID:45289166

大小:3.66 MB

页数:58页

时间:2019-11-11

传统易学与中医_第1页
传统易学与中医_第2页
传统易学与中医_第3页
传统易学与中医_第4页
传统易学与中医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易学与中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讲传统易学与中医第一节周易简介易经简介“三易”(三种易经)最早见于《周礼》夏《连山易》商《归藏易》《周易》卦简介卦:卦者,挂也。义在悬挂物象以示于人。八卦爻八卦:乾、坤、离、坎、震、巽、艮、兑。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天、地、火、水、雷、风、山、泽。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六十四卦八卦两两相重伏羲八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方位图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周易组成易经(经文):64卦象、卦辞;386爻象、爻辞。易传(传文,十翼):一、彖(tuàn)传上,二、彖传下,三、象传上,

2、四、象传下,五、系辞传上,六、系辞传下,七、文言传,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周易》相传为伏羲画卦,文王作辞,孔子作传。现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其《易经》部分成书于西周前期,《易传》部分成书于战国时期。《周易》对后来的道家及儒家思想都有很大影响。例:乾卦卦辞乾:元,亨,利,贞。爻辞用九:见群龙无首,吉。上九:亢龙有悔。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初九:潜龙,勿用。十翼概述《文言》解说《乾》《坤》两卦。《彖传》对64卦卦、爻辞 一一进行了解释,分为上下两篇。《象传》分析讲说卦、爻辞的象征意义。  还有一种

3、分法是根据释卦辞还是释爻辞而划分的,其中,专门释64卦卦辞者,被称为《大象传》,专门释386爻爻辞者,被称为《小象传》。《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主要是因为篇幅较长,分成上下两部分更能使眉目清楚。 是有关《周易》全书宗旨的一篇系统、详尽的通论。《说卦传》阐述八卦取象的专论。《序卦传》主要讲的是64卦的次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杂卦传》,《序卦传》的姊妹篇。将64卦的原有次序打乱,并两两一组,分为32组,然后用极精练的语言来解释卦义。易学流派《四库全书总目》将易学分为两派六宗,两派指象数派、义理派,六宗指占卜宗、禨(jī)祥宗、造化宗、老庄宗、儒理宗、史事宗。六宗实际上可归属于两派,占卜、禨

4、祥、造化三宗归属于象数派,老庄、儒理、史事三宗归属于义理派。学术界一般把以抽象、概括的意义解释《周易》的易学流派为义理学派,以具体物象解释《周易》的易学流派为象数学派。宋·周敦颐太极图古代易经八卦看相一些地方的太极古村落医易关系1.医易同源从《周易》与中医理论的发生学角度而言,同源于巫术,同源于先秦诸子思想及其思维方式。首倡于唐代孙思邈,发扬于明代张介宾。2.医易会通中医理论与易学相互影响。以周易影响中医为主。中医理论的建构及隋唐以后中医学的发展,借用了易学的哲学原理、范畴及思维方式,有些医家并将易学象数推演模式引入中医学。当代有的医家甚至提出“八卦医学”。3.医易两分当代某些学者认为,就

5、科学从自然哲学中的分化及《易经》之后至隋唐间中医学的发展而言,医易主要呈现为两分的状态,两者之间无明显的传承关系。第二节易学与中医阴阳学说《易经》的根本和核心是阴阳之道。庄子:“《易》以道阴阳。”张介宾:“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于《周易》。”什么是阴阳?原始意义: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引申意:气候的寒暖古代思想家的应用:表示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属性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阴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阴阳之间可能的关系1.对立指事物或现象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对立双方相互制约。如:热为阳,冷为阴;兴奋为阳,

6、抑制为阴。2.互根指阴阳各以相对的另一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不能单独存在。如: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冷就无所谓热3.消长阴阳双方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如:季节变化昼夜变化4.转化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温热病,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冰冷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上半身体表气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阴下半身体内血五脏(肝、心、脾、肺、肾)(二)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阴阳平衡生理态阴阳阴盛则寒阴阳阳盛则

7、热阴阳偏盛病理态(一)阴阳阴阳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偏衰病理态(二)(三)指导疾病的诊断鲜明声高息粗色泽(阳)声息(阳)晦暗声低息微(阴)(阴)(四)指导疾病的防治1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损其有余(泻)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补)2归纳药物性能辛(阳)温(阳)甘(阳)热(阳)淡(阳)四气五味寒(阴)酸(阴)凉(阴)苦(阴)咸(阴)第三节象思维与中医学什么是象思维?象,简单来说,就是是事物的形象、征象。象思维就是以事物表现于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