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说课稿设计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说课稿设计

ID:45284749

大小:107.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说课稿设计_第1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说课稿设计_第2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说课稿设计_第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说课稿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说课稿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说课稿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①》必修第五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从“新中国初期”、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三个时间段介绍了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了解并掌握本课,有助于把握我国外交的基本方针、基本原则,理解我国根据时代变化、采取不同外交策略的原因。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万隆会议的相关知识,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故而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均有限。因此,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三、课标要求了解新中

2、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四、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依据上述课标要求,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运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中苏建交及建国第一年外交成就“求同存异”“万隆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过程与方法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生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日内瓦

3、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总理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周总理倡导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为我国建立和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创造了条件。2、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而且,该原则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正是其具体实践。因此,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本课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万隆会议倡导的“求同存异”精神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而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不易理解。因此,确定“万隆精神”为本课教学难点。五、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大致分以下9个步骤。1、紧贴现实、导入新课图

4、片: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3届部长级会议。用时事引起学生注意,设问,“51年前,亚洲与非洲间,也有一次跨越印度洋的握手”,提示答案“万隆亚非会议”,导入新课。2、外交环境:学生阅读、教师分析。3、外交方针之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出示材料:《共同纲领》引文。学生阅读、提炼、概括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进而由学生分析“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培养学生分析材料、利用材料的能力。过渡:新中国作出“一边倒”的积极主动姿态,社会主义阵营的弟兄们也立刻给予积极回应。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4、外交建树之一: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

5、关系出示:(图片)毛泽东出访苏联等和(材料)第一批建交的17个国家名字。过渡:提示学生注意教材第83页,除有17个国家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外,另有英国、荷兰等8个国家承认了新中国。但我们却没有和他们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这又是为什么呢?和这些国家显然不能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于是,在不断的对外实践中,我们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上四个环节用时约8分钟。5、重点突破:外交方针之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环节用时约15分钟)(1)原则的提出出示:麦克马洪线争议地区卫星图片等。首先要求学生从地理角度分析该地区的价值所在,如:迎风坡、降水充沛,等等,培养学生文科综合思维。其次简单介绍中印

6、、中缅间的领土争议,尤其重点介绍麦克马洪线的由来,让学生从上述背景中分析“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为何会作为第一项原则被提出并接受。(2)原则的内容首先提示学生注意原则内容表述的变化。接着,结合上述背景,联系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教师引领学生逐条分析,深刻体会原则内容。(3)原则提出的意义出示:周恩来与尼赫鲁会谈等图片。设计活动:请为《今晚报》撰写一篇新闻稿,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设计此活动的目的,一方面在让学生实践语文课堂中学到的新闻稿的写法,锻炼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论述历史事件的能力,力图让学生学会从背景、人物、时间、地点、经过、意义多方面整体把握历史事件,尤其

7、学会从背景、经过分析某件事对历史发展的影响。6、外交建树之二:日内瓦会议(本环节用时约5分钟)出示: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印度支那(地图)图片。设问:为什么四周的人都如此专注地看着周恩来总理?引起学生注意: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对比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周总理为何能够如此自信?关于会议内容,结合地图,简单介绍“印度支那”问题的由来,最终法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达成《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