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5284717
大小:9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11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1.11)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周练(11.11)历史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红楼梦》中贾府的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是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据此判断,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是A.爱国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2.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经历了由唐诗到宋词,由元曲到明清小说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趋势是A.贵族化B.文人化C.通俗化庶民化D.政治化3.中国戏曲从原始歌舞发展而来,逐渐走向成熟
2、。推动我国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是A.元杂剧B.昆曲C.京剧D.越剧4.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总体特点是A.承古萌新B.出现总结性的科技著作C.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D.出现许多长篇优秀小说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6.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现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
3、秘化D.逐渐宗教化7.明清时期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的白话小说蓬勃兴起。这主要是因为A.文人创作意识的觉醒B.文学素材的不断丰富C.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D.思想控制的渐趋放松8.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②千里莺题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4、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①②④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9.南宋后期著名的理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严羽以为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是唐朝A.经济繁荣,国力强盛B.科举制度,考试诗赋C.知识分子队伍空前强大D.士人群体的刻苦钻研10.唐诗自由奔放,诗人随意抒发个人主观感受。而宋代这种执着于自我的、感情热烈的诗歌极其罕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唐代文化政策开放包容B.唐代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C.有效避免了
5、个人专断D.宋代理学兴起,主张存理灭欲11.明清时期,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吏传记的公案小说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代的《三侠五义》。这折射出()A.商品经济的繁荣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C.市民阶层的扩大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12.据《史记》记载:到春秋晚期留存有诗歌3000多篇,后来孔子十取其一,整理成《诗经》,就剩下了305篇。对孔子“删诗”合理的解释是,这一时期的诗歌大多A.充满浪漫主义色彩B.背离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说念C.时间久远脱离现实D.反映了未受教化的民众生活13.下图是某中国古
6、代文学史著作的目录,三个“□”处缺失的文字按顺序应该是()①丰满厚重②豪放与婉约并重③以形写神④极摹人情世态A.①③②B.②①④C.①②④D.④①③14.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D.有利于社会的近代化转型15.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
7、。明清小说呈现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强化B.商品经济发展C.拜金主义盛行D.轻商思想淡化16.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Z-X-X-K]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17.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A
8、.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18.下列文学创作形式以适应市民阶层对文化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是A.《诗经》B.汉赋C.唐诗D.宋词19.有人评价某部作品时说:“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这部作品可能是A.《诗经》B.《离骚》C.《上林赋》D.《雨霖铃》20.“且夫齐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